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視信用記錄 用好金融工具

  • 發佈時間:2015-12-09 13:37:05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有消息稱,央行已下發監管指引,個人徵信牌照有望年底前落地。網際網路金融的飛速發展令個人信用記錄越來越受重視,據隨手記理財社區發起的調查顯示,約佔比45.6%接受調查的網友查詢過央行提供的個人信用報告。

  網際網路徵信日益流行,越來越多的信貸産品使用網際網路徵信體系提高風控、拓展業務,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際網路金融管理財務,獲得貸款。信用記錄作為人的“第二張身份證”,越來越在生活中顯示出重要的作用。

  隨手記理財社區調查的數據顯示,在央行查詢過個人信用報告的網友中,有佔比27.4%的網友表示查詢過兩次或以上,有佔比64.2%的網友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官網查詢,佔比20%的網友選擇直接到銀行櫃檯查詢,有15.8%的網友則通過第三方理財軟體查詢。

  不少網友除非與銀行發生業務,否則都不會主動去查詢個人徵信記錄。但是隨手記金融研究院的專家表示:信用不良記錄需5年之後才能消除,因此市民有必要養成定期查詢個人徵信記錄的習慣,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在辦理相關金融業務的時候遇到困難。

  在央行查詢過個人信用報告,網友們的信用情況如何呢?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佔比74.5%的網友沒有逾期的記錄,僅有佔比25.5%的網友曾經逾期。在出現逾期的情況中,信用卡逾期佔大頭,約佔比19.2%。有兩種或以上的逾期情況的網友則佔比2.5%。

  早在今年1月,央行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等八家民營徵信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雖然,首批8家試點個人徵信機構目前沒仍未拿到首批個人徵信牌照,但芝麻信用、騰訊徵信的個人徵信産品已經上線測試並投入使用。

  在日常生活,凡是與錢息息相關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信用污點”,而信用記錄又與貸款、信用卡使用等金融生活緊密聯繫。目前,個人信用報告廣泛應用在商業銀行貸款、信用卡審批和貸後管理中,還用於任職資格審查、員工錄用等業務中。未來,網際網路應用普及程度加深,信用記錄對個人的生活影響將加大,重視信用記錄,用好金融工具將是生活的重要組成。(楊喬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