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江西宜春:找“新路子” 創新發展做乘法

  • 發佈時間:2015-12-09 11: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賴永峰 劉 興 李鐵剛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正當不少製造企業感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時,地處贛西地區的宜春市卻迎來了鋰電新能源産業發展的“爆發期”。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國(宜春)鋰電新能源産業國際高峰論壇暨江西(宜春)鋰電新能源産業合作推進會上,該市簽下25個項目123億元大單,涉及正負極材料、鋰電子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等鋰電産業關鍵領域。

  “對於欠發達地區來説,要找準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新路子,才能激活後發優勢。宜春市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的理念,全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搶佔行業制高點;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致力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宜春市委書記鄧保生説,宜春有著豐富的鋰礦資源,探明可利用氧化鋰儲量約250萬噸。依託得天獨厚的鋰資源,“鋰都”宜春找到了趕超發展的突破口——鋰電新能源産業。

  位於宜春市經開區國家鋰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的福斯特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生産規模達到日産18650圓柱鋰電池100萬支,在全球鋰離子電池行業中僅次於三星和松下兩家企業。如今,像福斯特這樣紮根宜春發展的鋰電企業有90家,涌現出正拓新能源、紫宸科技、贏合科技等一批在國內有影響的龍頭企業。一條從鋰礦原料—碳酸鋰—鋰電池材料—鋰電池—鋰電汽車的完整産業鏈已在贛西大地枝繁葉茂,編織著綠色未來。“我們計劃以鋰電汽車為目標,打造亞洲最大的碳酸鋰生産基地,並全部在本地加工成工業用品和終端産品;建成中國最大的動力鋰電池生産基地;建成35萬輛以上大、中、小鋰電汽車生産基地,並建立國內或國際一流的産品與技術研發、測試中心。”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發展局局長羅智勇説。

  如果説“鋰”産業正牽引著宜春工業強市的“理想”前行,那麼作為傳統糧食主産區和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的宜春,又是如何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呢?

  記者在高安市田南鎮的海亮集團富硒蔬菜基地裏找到了答案。五彩的辣椒、紅艷的番茄、綠油油的青菜……基地裏,各種蔬菜被採摘、包裝、打上二維碼、納入追溯體系之後,銷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全國各地超市。

  “我們計劃流轉1.5萬畝土地發展富硒蔬菜、生態果園、生態肉牛、優質水稻,帶動當地百姓致富。”公司負責人介紹説。

  土地確權頒證穩妥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有序運轉,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試點如火如荼,農業服務方式得到創新,傳統種植業正向綠色、有機、富硒農業轉型……行走在田埂壟間,記者處處可見改革創新結出的碩果。“我們將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農業生態文明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內容,把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輻射源’,使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為數量品質效益並重。”宜春市農業局局長甘本新告訴記者,在宜春,10個縣(市、區)都擁有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全市現代農業示範園核心區流轉土地面積9.92萬畝。以此為依託,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涌現,經營方式不斷創新。今年以來,核心區入駐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經營主體452家,總産值達到30億元,吸納農民就業5.12萬人次,園區內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58萬元。

  宜春市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全市地區生産總值1119.09億元,同比增長9.2%。今年1至10月,全市財政總收入252.17億元,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75.6億元,增長9.5%。“如果説傳統的發展是做加法,那麼創新發展就是做乘法。‘十三五’期間,宜春市將繼續把改革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構建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釋放創新紅利,贏得發展先機。”宜春市委書記鄧保生説。(經濟日報 記者 賴永峰 劉 興 通訊員 李鐵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