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到底“紅”了誰

  • 發佈時間:2015-12-09 08:44:2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限行成為“王炸”,最受影響的還是老百姓

  12月8日7時至10日12時,北京市應急辦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升級為重污染“紅色預警”之後,北京市政府採取的應急措施有所加強,除了建議中小學、幼兒園停課,企事業單位根據空氣重污染情況可實行彈性工作制之外,最讓公眾關注的是,在“紅色預警”期間,全市範圍內將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

  城市一旦出現污染或擁堵問題,政府首先會拿機動車做文章,隨之而來的就是目前已經出現的各種限行令了。但當限行成為“王炸”,最受損失的還是老百姓。拒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北京、天津、成都、杭州等在內的多個城市實施常態化限行,如果遇到大型會議或者污染嚴重等情況,還會實施更加嚴格的單雙號限行。

  單雙號限行意味著買了車子只有一半的時間是能開的,那公眾不禁要問,車價、各種稅費、保險、保養等一系列購車者所需承擔的成本,是不是也應該折半?停車費是不是應該更低一些?公交路費是不是應該更低一些?下班時間是不是應該更早一些?

  雖然受到“紅色預警”波及的還有工業企業,但被朋友圈刷爆的仍然還是限行。如果將北京市的所有汽車也算作一種資産的話,這個資産中可以創造的價值就是限行成本。按照目前每週限行一天的標準計算,北京汽車保有量537.1萬輛,每年有52天不能上路,將車輛出租出去是最直接的變現方法,取平均值每日100元計算,得出限行成本是:52天×100元×537.1萬輛車,約等於279億元。

  279億元是什麼概念呢?2013年北京市公共交通運輸支出243億元,由此可見,北京市車主一年的全部損失已經超過全市公共交通運輸支出,而這筆治理“代價”一直都由老百姓買單。

  早前有專家曾指出,尾號限行長期執行將引發機動車保有量上升、出行頻率增加等結果。事實符合了專家們的預測,部分車主為了每天都可以出行,在保留原車輛的同時,購買第二輛車。現如今,北京市車輛限行的效果早已經消失殆盡,擁堵更甚從前。

  如果政府對私家車的“管控”僅僅止步于搖號、限購、限行,那公眾也應該感到“慶倖”了,最可怕的是,一大波的限制手段正在醞釀出臺。12月3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稱北京將在2016年研究試點徵收擁堵費。將通過立法方式確定如何收費,並將收取擁堵費納入《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總體方案(2016-2020年)》,通過“所有方案”來實現擁堵治理。

  雖然政府以南韓、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為例,證明徵收擁堵費的效果或好于限行,但未來的結果還未可知。

  其實作為普通百姓,為了環境做出讓步是無可厚非的,但也希望政府能建設更完善的基礎設施,出臺配套的政策和手段輔助治理,不要再逢污染,必先從私家車下手了。(證券時報記者 李珊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