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世界速食麵發展新目標:成為“完美的一餐”

  • 發佈時間:2015-12-08 13: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訊(記者 王城)全球速食麵産業正面臨新的挑戰,總産量下跌回到了1千億份以下,中國、印度等速食麵消費大國消費量持續下滑,世界各國速食麵企業面臨著速食麵是否安全、營養、健康的質疑的困擾。近日,在日本舉行的世界速食麵協會(WINA)食品安全會議上,與會全球速食麵業者對於方便産業未來發展達成共識,與消費者進行有效的風險溝通,提供消費者更安心、更完美的營養需求,使速食麵成為真正“完美的一餐”。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世界速食麵協會(WINA)食品安全會議于2015年11月24-25日在日本第二大城市橫濱召開。這次會議是繼2014年新加坡會之後的延續,將去年會上各國代表所提出的疑惑進行了梳理之後,在今年的大會上做了更為詳盡的彙報。此次日本之行,中國速食麵業界的代表共有20余人參會。

  健康和安全質疑成為消費量下滑主要原因

  世界速食麵協會主席、日本日清食品公司CEO安藤宏基先生做了大會致辭中特別提到,目前速食麵在全世界的發展正受到內、外環境劇烈變化的影響,這些影響速食麵産業發展的因素可以總結為“三起兩落”。

  “所謂三起:即市場需求增大、産品創新速度加快、經濟增長加速。”他説,“在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亞太地區經濟復蘇好于預期的情況下,市場需求正在加增加;同時,各主要速食麵生産企業也都加快了産品創新的步伐,這對於速食麵的發展是促進作用。”

  “‘兩落’因素在影響著全球速食麵消費量的持續上漲。一是産品價格上漲,二是食品安全問題。”他進一步解釋説,“産品價格的上漲使得消費者購買意願有所回落。而食品安全問題以及消費者對於速食麵不營養、不健康的質疑,也讓市場下滑。比較明顯的是中國和印度市場的下滑。”

  “要轉變消費者對於速食麵的負面認知需要行業持續進行深入的風險溝通。”他説,“日本的消費者並不認為速食麵是垃圾食品,過去也曾有過質疑,不過通過企業與消費者的充分溝通,這一觀念已經轉變。

  面對如何改善全球速食麵消費下滑的趨勢,安藤宏基別提出,“各國速食麵生産企業需要在速食麵營養、健康、安全方面做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各國的生産企業還是要以營養、健康為發展趨勢,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均衡的營養、降低鈉的攝入量,以應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關注營養健康需求 減鹽、降油、營養強化發展新趨勢

  速食麵的營養與健康是這次大會最為關注的焦點話題。目前,全球目前每年所生産的速食麵中,有80%是油炸速食麵,在日本油炸速食麵的市場佔到70%,非油炸面佔30%。如果按一餐所需要的熱量計算,目前的速食麵基本上可以滿足這樣的熱量需求。尤其是中國、南韓所生産的速食麵,份量大,完全可以滿足成人一餐的能量需求,但是從營養均衡的角度來説,這並不完美。

  大會期間,日清公司田中充先生做了“作為超值食品的速食麵”的報告。從速食麵的含鹽量、PFC值平衡、脂肪酸、維生素等幾大方面報告了如何研究和改善速食麵的營養結構。

  就目前速食麵所面臨的營養問題,田中充先生報告中指出,“首當其衝的還是鹽的問題。速食麵需要倡導一種減鹽消費的理念,這需要企業付出很多努力,在不影響風味的情況下,降低産品中鈉的含量。以日本為例,目前每人平均每天鹽的攝入量是10.6克,如果能幫助消費者降低到8克每天,則會減少20萬人患病的風險,從而節約540億日元的醫療經費。”

  “油脂含量相對較高也是全球企業需要共同努力解決的問題。油炸工藝和産品的風味、口感有著直接關係,如何既能降低油脂含量,又能保持産品風味不變是需要共同應對的課題。WINA提出用5年的時間將産品的油脂含量從25%降到15%設定為行業目標。” 田中充報告指出,“同時,想辦法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的含量,使速食麵成為營養更均衡的食品。”

  等風險來了再做風險交流是來不及的

  “等風險來了再做風險交流是來不及的。消費者環境和媒體環境都在改變,企業與消費者的危機應對也需要與時俱進。”風險交流專家西澤真理子觀點得到與會代表一致贊同。

  西澤真理子強調,“風險溝通存在科學與社會認知、科學與情感之間的落差,需要將危機應對和常態化的風險溝通相結合。”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觀點與目前國內行業的認知是完全吻合的,只是日本同行做得更團結、更到位。”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日清為首的日本速食麵行業一方面在傾聽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也在向政府、消費者機構建議,將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觀念加入到“食育計劃”中,從而使消費者從科學的角度更加理性的認知速食麵。

  會議期間,日清公司還邀請與會代表參觀了速食麵發明博物館。通過親身的體驗。代表們在速食麵博物館中感受到,“將速食麵科普融入到對人們不斷創新的啟發和教育中的影響力”。這可以説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最成功的典範。

  吃飯是一種生活方式 速食麵要成為“完美的一餐”

  對於速食麵未來的發展,渡邊昌博士認為,吃飯不只是為了生存,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對於每個家庭來説,吃“完美的一餐”很要。而用心製造的速食麵是完全可以成為這樣的一餐。

  渡邊昌博士認為,速食麵在全球的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健康方面的問題。這其實不只是速食麵才遇到的問題,而是所有食品都會面對的。

  他認為,健康問題首先源自於消費者自身。對於所有食品而言,都面對著饑餓與肥胖的雙重負擔。全球目前還有8億人處於饑餓狀態,而有25億人處於肥胖。在城市化的發展中,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巨大變化 ,消費者需要有更健康的飲食習慣,這需要有健康飲食的綜合教育。但作為速食麵的生産企業,需要考慮更多不同的營養需求,針對不同營養需求的人開發不同能量供應的産品。特別是針對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應加大對蔬菜的攝入量,並以簡單、清晰的健康標示給消費者明確、清晰的消費提示。”

  食品安全可追溯做到全程可控 確保産品品質

  作為全球技術和管理領先的速食麵企業,日本日清在這次食品安全大會上,為了能夠使各國速食麵生産企業在食品安全管控上實現質的提升,也首次向全球的速食麵業者開放了日清工廠從員工進廠到産品出廠的全程視頻管理資料。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值得全球業者敬佩的,因為視頻中很多涉及企業生産管理核心技術的方面,日清公司都一覽無餘地展示出來。而通過這樣最直觀的交流與學習,讓中國的速食麵業者也看到了自身與先進水準之間的差距。

  為了確保産品出廠的品質、避免與消費者之間不必要的紛爭。日清公司已經可以做到在生産線上的所有關鍵點進行全程可追溯的影像管理。高速照相機將生産線上經過的每一塊面的形態記錄下來,不論是投包時還是封蓋時,對所有細節的監控可以確保一旦發現問題,企業可以根據産品的生産記錄在最短時間內確認問題是不是發生在生産過程中,所有産品的影響記錄都會保留至過了食用有效期1個月後才被清除。這樣的方法對於生産企業而言無疑是筆不小的額外投入,而且對於生産線運轉的精密度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就目前國內生産企業的生産管理水準和設備調試水準來看,確實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參觀日清公司投入鉅資建立的全球食品安全中心——WAVE後,更讓參會代表看到日清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一絲不茍。對所有安全隱患的嚴格檢測讓企業做到真正的防患于未然。由此可見,對於食品安全的全程管控必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大會在最後結束時,經過全體參會的代表的同意,通過了橫濱會議的宣言,將“完美的一餐”是全球速食麵未來的發展方向。

  對於此次日本之行,孟素荷表示,中國速食麵業界的代表共有20余人參會,既體現了中國作為速食麵生産和消費大國,企業對於安全、健康的重視程度。通過會上的學習交流和參觀訪問,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淺,也看到了中國企業在生産管理、基礎研究和創新研發上與全球領先企業的差距。可以説這是一次取經之旅,在參觀學習中找到了中國速食麵産業前進的方向和發展的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