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想“一邊走路,一邊嚼口香糖”有點難

  • 發佈時間:2015-12-07 08:3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出席東盟與美國峰會及東亞峰會期間,提到了美國“政治”(POLITICO)網站上的一篇文章——《奧巴馬為亞洲分心?》,他反駁了文章的觀點,重申他來亞洲參會並不是對世界核心挑戰的“分心”,亞洲“對於促進安全、繁榮和人類尊嚴至關重要”。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國內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美國的戰略重心究竟應放在哪個地區。傳統派認為,歐洲、中東應持續作為美國的外交重心,該地區不僅盟友眾多,而且是世界主要能源産地,與美國有深厚的歷史聯繫。上面提到的《奧巴馬為亞洲分心?》一文即屬該派,其認為奧巴馬應在中東採取更多行動。而“亞太派”認為,亞太地區經濟潛力巨大,21世紀是“亞太世紀”,美國應抓住這裡的機會,同時也可一定程度上阻遏中國崛起。兩派如此爭執不下,於是就有了各種“分心説”,傳統派認為亞太是對中東的“分心”,“亞太派”認為中東反恐是對亞太的“分心”。

  對於兩種爭論,美國副總統拜登曾給出答案:美國在“重返亞太”的過程中,完全可以“一邊走路,一邊嚼口香糖”,不會忽視中東或遠離歐洲。這樣一來,好像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誠然,在美國資源、精力充足且面對的挑戰有限時,同時兼顧並無不可。但在當前,美國並未完全從金融危機中走出,又因嚴重債務危機而被迫削減外交國防預算,長期反恐戰爭使國內厭戰情緒嚴重,美國在全球戰略信心下降,所以才被迫調整戰略目標,將有限的資源聚集于“亞太再平衡”,在中東僅以“低成本”維持領導地位。

  而美國希望兼顧的事情並不像“嚼口香糖”那麼簡單:奧巴馬的中東戰略實現了“低成本”,即對中東亂局相對超脫,不派地面部隊、不過多投入資源,但其要守住的“底線”卻受到全面挑戰:

  一是極端主義崛起。“阿拉伯之春”後,中東多國紛紛陷入混亂,並成為恐怖主義的滋生地,如埃及、葉門、利比亞等,在敘利亞更是爆發了嚴重的“代理人戰爭”。“伊斯蘭國”組織等極端勢力趁勢崛起,將權力真空地帶變成其建立“無國界政權”的據點。美國雖被迫轟炸伊、敘境內的“伊斯蘭國”組織,但未取得顯著戰果。

  二是盟友體系全面鬆動。由於奧巴馬全力推動伊核協議,以色列、沙特等美盟友對美表達強烈不滿,內塔尼亞胡赴美國國會演講、戴維營會議期間海合會國家四國元首缺席等事件使美與盟友分歧公開化。為此,美國不得不加強對盟友的承諾和軍事援助。

  三是美國並不願看到的地區大國“坐大”。伊核“全面協議”並未改變伊朗支援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葉門胡塞武裝、敘利亞現政府的地區立場,而且使伊朗的經濟“鬆綁”,伊朗在穩定地區局勢方面的影響力擴大。

  四是域外大國開始介入中東事務。俄羅斯強勢參與敘利亞戰事,並與美盟友土耳其出現碰撞。而且俄羅斯打擊“伊斯蘭國”組織的主要目的在於加強巴沙爾政權,美國對此仍存戒心。奧巴馬在中東的“基本盤”數亂並起,且未來還會面臨更多考驗。

  而在其亞太“主業”上,奧巴馬也面臨諸多難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未處理好與中國的關係。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由於中國與鄰國的經貿關係發展,美國盟友夾在中美兩國之間,不得不“兩面下注”,使美國戰略推進遭遇困難。

  對奧巴馬來説,同時做好中東和亞太兩塊蛋糕並非易事,其全球戰略的“兩翼”都面臨一定的困境。如果從亞洲的角度來看,在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過程中,中東不斷讓其“分心”將成為常態。《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評論員 王錦 發自北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