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中非論壇推動中非産能合作

  • 發佈時間:2015-12-06 21:29:3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宋微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4日~5日,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南非召開。如何借論壇東風“趁熱打鐵”推動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和即將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大陸間的務實合作,將成為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裏,中非合作的主旋律。

  加強合作時勢之舉

  當初創建中非合作論壇機制的首要動因是發展中非經貿關係。在中非論壇的推動下,中非之間在貿易、投資和援助等合作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構築了中非友好合作關係的堅實基礎。它通過構建制度化的溝通渠道,擴大了資訊交流量,降低了彼此合作的交易成本,使中國對非洲國家的需求有了深入了解,為中非關係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縱觀中非合作論壇運作10餘年的歷史,“共贏”始終是雙方合作的基本特徵,中非雙方在謀求經濟和社會發展等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互相學習。正如南非總統祖瑪所言,“我們在與中國的關係中,雙方是平等的、互贏互利的。中國不像某些歐洲國家那樣,影響非洲只是為了單方面的利益”。中非應從中非長期發展願景的視角,以建構中非利益—責任—命運“三位一體”的共同體為指導,推動中非産能合作,把推動中國的産能轉移升級與提升非洲經濟社會發展內生能力統一起來。

  目前,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雙邊貿易夥伴。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在過去10年更是增長了100倍。中國進出口銀行已超過世界銀行,成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最大的貸款提供者。中國對非洲的投資項目涉及非洲50個國家逾3000家中國企業在非投資興業,促進了非洲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增加了當地的稅收和就業。

  在此背景下舉行的第六屆中非合作論壇的焦點在於:面對火電、光伏、鋼鐵以及藥品等行業的明顯性價比優勢以及在國內的嚴重過剩狀態,中國在加快推進淘汰産能的同時也支援這些産業走出去向非洲轉移。鋻於中非産業梯度發展以及非洲市場空間巨大,中國政府有意鼓勵企業緊抓中非合作的發展機遇,加強與非洲各國的溝通,迅速推動國內過剩的優勢産能向非洲轉移。

  産能轉移“三步走”

  具體而言,對非産能轉移可以分三步進行推動。

  首先,從國家戰略層面入手,大力推動對非産業鏈佈局。借助中非合作論壇提供的便利交流機制和平臺,在市場準入、渠道建設、技術標準等方面,加強次區域和單個國別談判,最大限度地爭取非洲國家對中國産業標準和品質體系的認同,塑造有利於中國的競爭新規則、新標準等。建立國家層面的利用非洲産能轉移協調機制,儘快編制非洲産能轉移開發規劃。根據中國對非投資總體規劃,由相關部門制定非洲市場戰略規劃及重點國別的投資規劃,對非洲市場開發進行戰略設計,明確重點國別、投資産業、投資空間、重點項目、開發時序及政策措施。

  其次,充分發揮産業集群效應,推動對非投資從産業鏈上下游延伸。通過跨行業跨地區的聯合、兼併、重組,形成具有跨國經營能力的産業集群,推動擬投資企業儘快實現聯合,打造工業園區,以集群效應爭取更多的國家優惠政策,不斷增強園區內産業鏈上下游供給能力,形成産業鏈優勢,進而迅速轉化為競爭優勢。在投資方式上,可嘗試採取公私合營(PPP)模式,幫助企業爭取政府和金融商業機構的優惠專項資金的扶持,降低單個企業的投資風險。

  再次,建立有利於中非産能合作的金融機制。繼續加大“中非基金”的融資力度,推動其與企業自有資金形成合力,把對非産能轉移作為支援重點。

  此外,建立推動産能轉移的專項引導基金,引導其與援非資金相結合,金融、財稅、援助多方支援對非産能轉移,充分發揮中國産能性價比和資金支援優勢,彌補市場拓展方面的不足,幫助企業規避在産能轉移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

  (作者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