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龐大民間消費成支撐亞太經濟增長新亮點

  • 發佈時間:2015-12-06 07:1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韓潔 王希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以912億元成交額刷新消費紀錄的“雙11”餘熱未散,起源於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又在中國引爆歲末消費熱潮。網際網路的助推下,消費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本週最新發佈報告,小幅上調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從今年9月時預測的6.8%調整為6.9%。這一改變的背後,正是源於中國不斷釋放的消費潛力。

  在亞行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看來,儘管亞太地區部分經濟體有些疲軟,但整體經濟將持續穩定增長,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有望按預期實現2015年增長5.8%、2016年增長6.0%的目標。其中,“中國活躍的民間消費市場”是支撐該地區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

  繼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後,三季度增速略放緩至6.9%。亞行報告認為,儘管增速放緩,中國經濟表現仍超出預期。

  魏尚進説,儘管中國住房供應庫存較高,工業産能過剩問題持續存在,但中國經濟仍具有彈性,“這主要得益於民間消費和服務業的發展”。此外,央行等政府部門為穩定經濟和提振中小企業所採取的舉措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來自中國的統計數據也證實,隨著消費環境的改善,消費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正不斷凸顯,居民消費信心不斷提振,網路消費蓬勃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經濟新常態下,消費已超過投資和貿易,成為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因素。今年前三季度消費對GDP的增長貢獻率達到58.4%,同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在三次産業中繼續“領跑”。

  此外,在房地産疲軟,固定資産投資和工業增加值持續走弱的背景下,前三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5%,增速逐月提高,實物商品網路銷售同比增長高達34.7%。

  不僅如此,中國消費者也越來越願意花錢。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開展的中國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今年10月,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3.8,雖比上月低1.8點,但高出去年同期0.4個百分點。

  “近期消費者信心指數保持了平穩的狀態。”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説。

  調查結果顯示,50.7%的消費者認為當前是購買自己所需物品的良好時機,比上月增加1.4個百分點。其中,城市和農村消費者中認可當前為購物良好時機的比重分別為51.1%和49.3%,分別比上月增加1.0和1.9個百分點。

  “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正在加大,諸如消費品、零售和科技電信等行業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能力要強于工業和其他資源型行業。”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日前如此評價中國消費市場。

  如何釋放龐大的消費潛力,也成為中國未來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

  而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則部署全面改善優化消費環境,包括支援發展消費信貸,鼓勵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積極籌建消費金融公司,推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範圍擴充至全國。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達到60億元,2014年交易規模突破150億元,增速超過160%,預計2017年整體市場將突破千億元,未來3年增長率或達94%。

  “由生存型向發展型消費升級、由物質型向服務型消費升級、由傳統向新型消費升級是我國消費的發展趨勢,也是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表現。”中國商務部研究院消費與流通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麗芬説,未來,隨著服務業佔GDP比重不斷增加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中國服務消費潛力將不斷釋放。(記者韓潔、王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