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型製造商向中國政策轉變舉手投降

  • 發佈時間:2015-12-04 18: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2007年,當TAL集團在中國南部城市創辦褲子工廠時,該集團的高官們信心滿滿地説,他們認為這家工廠至少會運營20年。然而,明年,這家總部設在香港的大型服裝製造商將關閉這個擁有2400名工人的廠子,理由是跟不上工資上漲的步子。中國不斷上行的工資,令低成本消費商品製造商叫苦不迭。TAL首席執行官Roger Lee指出,“我們一直都知道,中國會成為一種挑戰,很大一部分歸因于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在過去的兩三年內,我們在內地的褲子工廠一直處於虧損軌跡。”TAL目前是亞洲最大服裝製造商之一,同時是Banana Republic和J. Crew等品牌褲子的製造商。TAL已經開始將褲子訂單從中國轉向馬來西亞。在馬來西亞,TAL也有一個工廠。此外,TAL也在積極拓展在越南的業務。該集團計劃在內地創辦另外一家工廠,工人規模為4000人,主要生産正式襯衫。這種襯衫的製作過程更為複雜、精細,因而獲利性要比製作褲子高。TAL透露,在美國出售的6件正式襯衫中就有1件是該集團製作的。TAL的經歷,反射出想要在中國獲得豐厚利潤的大型製造商需做出艱難決定。當前,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曾經被譽為“全球工廠”的中國,對商品的需求已經從服裝和玩具等廉價商品,轉向高價值製造産品(比如説汽車、飛機和電子産品)。中國政府努力推進自動化,並且宣佈一項旨在把中國推向3D列印和高端機械工具等技術前沿的十年計劃。在中國多個城市,地方政府正在推動漲薪進程,幅度高達“兩位數”,迫使原本想在沿海城市打持久戰的製造商不得不關閉工廠,轉戰內地誠實或海外市場。相比之下,內地城市勞動力成本要比沿海城市的低。三星電子和Coach等製造商已經將部分製造業務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國家。部分製造商警告稱,倘若國內和國外市場對製造商品的需求下滑,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可能會令更多的工廠走到危險邊緣。香港工業總會前主席Stanley Lau指出,“局勢不會好轉。”根據他的預測,2014年至2017年之間,香港製造商設在內地的工廠中10%將關閉。香港理工大學Justina Yung發佈的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香港企業設在廣東的工廠已經從2006年的峰值減少三分之一,至32000家,部分歸因于工資上漲和招工難。在中國,製造部門平均時薪為3.27美元,比越南和馬來西亞分別高出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一。除了勞動力成本低廉,東南亞國家的基礎設施改善,而工人的技能也越來越高,這也是越來越多大型跨國製造商轉戰該地區的主要原因。此外,在東南亞國家招工,要比在中國招工容易。中國的年輕人通常不願意值夜班。TAL指出,在褲子工廠,每個月都會有8%-10%的工人離職,而該集團在馬來西亞和越南工廠的離職率卻不足一半。事實上,幾年前,TAL就已意識到,即便褲子的生産力持續上行,在中國的生産成本也要比東南亞國家的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