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零跑得快”不能只是傳聞
- 發佈時間:2015-12-04 07:4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湖南長沙律師劉明第二次起訴中國移動湖南有限公司及長沙分公司,劉明稱,在今年十月流量不清零後,他的手機上網流量使用量大增,亦有大量網友反映此情況,遂起訴要求移動公司相關資訊公開。長沙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所有運營商流量計量、電話計量都是按工信部統一標準執行,“我們正在準備相關材料”。(《新京報》12月2日)
千呼萬喚之後,流量不清零政策終於落地。尷尬的是,這個旨在最大程度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善意決定,在實行後卻一直處於爭議和被質疑的狀態。或許其原因在於,人們忽然發覺流量比以前跑得更快了——之前流量還可能餘下,如今倒好,根本不夠用。所以,也不存在什麼清不清零的優惠。更加吊詭的是,有這種感覺的人並沒有改變自己的上網習慣,也沒有什麼需要特別耗費流量的上網“作業”,他們也足夠小心謹慎,沒有下載什麼不明的可能吞噬流量的軟體。面對政策實行之後的反差,人們當然會覺得有些詫異:為何不清零之後,流量竟然跑得更快?
而且,隨著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越來越多的人有相同的感受。這就意味著,流量跑得快可能不是個別問題。於是,在人們的疑惑中,流量“不清零後跑得快”成為了一個傳聞。這樣的傳聞困擾著消費者,因為他們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了哪,甚至他們連流量如何計費都搞不清楚,他們只能希望下個月後不再出現類似的情形。可是事實情況照舊,他們即便小心翼翼地使用上網功能,還是沒能改變自己的感覺。其實,這樣的傳聞也影響著運營商的公信力。當人們的類似感受越來越多時,運營商的誠信難免會受到影響,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懷疑是不是運營商做了手腳。否則,事情該如何解釋呢?
在傳聞得不到有效解釋的情況下,傳聞的殺傷力會更大。雖然,運營商貌似也作出了解釋:流量跑得快與政策無關,與運營商的服務無關,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要麼是消費者自己上網上多了,要麼是消費者下載了耗費流量的軟體,簡而言之,無論這種感受是真還是假,都與運營商無關。問題是,有如此感受的消費者並不是個別人,而且人們也沒有專業能力去判斷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流量跑得快的感覺,他們只是希望問題得到重視和解決。所以,運營商的解釋基本是無效的。即便其重復再多,人們還是難以改變自己的感覺。而且,説不定,流量就是跑得快,他們又如何改變自己的感覺?
既然傳聞影響著消費者和運營商雙方的利益,那就應該儘快地消除傳聞。從傳播學的角度看,傳聞來自資訊的模糊性,只有消除這一狀況才能帶來確定的判斷,才能逐漸消除傳聞。同時,傳聞也來自人們理性判斷的缺失,當人們的判斷能力越高時,傳聞越無處藏身。而這樣的規律,在消除流量跑得快的傳聞時當然也成立。一方面,需要消除模糊的資訊,讓人們看到流量到底是如何計算的,是否存在流量被盜用的情況;另一方面,需要人們克制自己的想像,也需要人們放下“隨它去吧”的偷懶心理,真正把“流量跑得快”當成是一個必須弄清楚的議題,以實際行動和嚴謹的判斷,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我們期待著此問題被更多人關注與思考,從而讓“流量跑得快”的傳聞不再困擾公眾,也不再困擾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