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口老齡化加速 "十三五"面臨養老服務供給不足挑戰

  • 發佈時間:2015-12-03 15: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日訊(石蘭)日前,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發佈報告指出,“十二五”期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超2.2億,“十三五”期末將超過2.5億。人口老齡化將帶動養老服務需求快速上升並呈多元化發展,“十三五”將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關鍵時期。

  養老服務需求快速上升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按照研究預測,我國老年人口的規模和佔比將持續增長。60歲及以上人口從2015年的2.22億左右一直增長至2050年的4.92億,佔總人口的比例也從16.16%升高至37.88%;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則從2015年的1.45億增長至2050年的3.75億,佔總人口的比例則從10.52%增長至28.81%。

  由於長期較為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和人口轉變,“十三五”期間將是20世紀80年代實施計劃生育的夫婦集中進入老年的階段,養老社會化是社會轉型的必然結果。報告指出,家庭少子化、小型化和人口流動導致家庭內部難以解決養老問題,老年人不得不轉而尋求社會服務,對社會養老服務需求的依賴性逐步增強。

  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的提高,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也呈現多元化趨向,從基本養老服務逐步向個性化養老服務發展。當社會養老服務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時,就可能引發社會問題,比如近年來頗受關注的廣場舞問題,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代際衝突,必須引起重視。

  養老服務供給不足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在於分清政府、社會和家庭在養老服務中的責任和作用。儘管在各種政策文件中均提出要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但進展仍然不盡如人意。比如,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不到位,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推動不力;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嚴重滯後,無法對居家養老形成有效支撐;養老機構功能紊亂,品質參差不齊,影響機構養老的補充作用。

  2013年,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也指出,養老服務和産品供給不足、市場發育不健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十分突出。

  形成養老服務“同心圓”體系

  報告建議,要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必鬚髮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調動社會各主體的積極性,共同承擔養老責任,逐漸形成以老年人為中心的由家庭、社區、養老機構、其他社會成員和組織等組成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實現“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到位、養老服務和産品充足、老年人選擇空間充分”的養老服務目標。

  在此體系中,老年人處於一個由多個同心圓組成的體系之中:最中心是老年人,週邊第一層是老年人的家庭成員、第二層是社區、第三層是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包括養老機構。老年人可以向任何一層尋求養老服務,但最終向哪一層尋求服務,將取決於老年人的選擇。

  報告認為,在這樣的一個體系中,社區養老服務能力是關係整個養老體系建設成敗的關鍵所在。要實現這一點,必須採取必要的激勵措施鼓勵家庭成員承擔養老服務責任,構築養老服務的第一道防線;建設覆蓋城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完善社區養老服務功能;調整公辦養老機構功能,合理引導民營養老機構發展,形成多層次的養老機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