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科醫生家庭化當破人才瓶頸

  • 發佈時間:2015-12-03 06:21:1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我國的全科醫生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品質上都不能滿足醫療服務的需求,亟需對現有的激勵機制、執業機制以及教育培訓進行改革

  國家衛計委日前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和提升服務品質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力爭實現讓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簽約醫生,每個居民有一份電子化的健康檔案。

  每個家庭都有合格的簽約醫生,是醫生全科化之後,面向基層的必然趨勢。在國外,全科醫生家庭化的模式已相當成熟,並成為“分級診療”的最佳實現形式。實行社區醫生的家庭化服務模式,有利於服務的重心下移,可以解決基層醫生業務過少的問題,促進分級診療順利實施;另一方面可以讓服務更加超前,從預防、保健到治療更加全面,有助於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

  不過,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尤其是在當前醫療資源結構性失衡的情況下,“誰來簽約”成為最大的難題。如果是將簽約醫生定位於二級以下醫療和基層醫療機構,也就意味著具有簽約資格的醫生,大多屬於社區醫院或者鄉鎮醫療機構。然而,這些具有基礎功能的醫療機構,往往又是醫療資源尤其是人才瓶頸最嚴重的地方。

  同時,全科醫生也面臨著多方面的尷尬。首先,全科醫生的數量存在很大的欠缺。國家衛計委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社區衛生機構註冊的全科醫生總數不到10萬名,也就是每萬人只有0.73名,數量嚴重不足。其次,全科醫生的收入來源有限,職業優勢無法得到體現。由於目前全科醫生的定位模糊,既不完全等同於社區專科醫生,又不同於國外的“家庭醫生”,收入來源既無法以簽約人數收費,又不能拿專業醫生的待遇,福利待遇方面可能難以留住人才。第三,目前全科醫生很難獲得公眾的信任,人們難免“有病往大醫院跑”。

  目前,實行全科醫生家庭化簽約已在我國多地進行了試點,不少地方的力度還比較大,然而實際效果卻難如人意,簽而無效、簽而無用的形式化相對嚴重。此前有業內人士曾指出,推進全科醫生制度的首要工作是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的全科醫生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品質上都不能滿足醫療服務的需求,亟需對現有的激勵機制、執業機制以及教育培訓進行改革。這一點,正抓住了家庭化簽約的“七寸”。破解這一問題,一要不斷提高基層醫療人員的待遇,做到待遇留人;二要通過定向培訓的方式,解決總量不足的問題;三要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各种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