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申通上市倒逼快遞企業變革?

  • 發佈時間:2015-12-03 03:29:23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 錕

  12月1日晚間,上市公司艾迪西發佈公告稱,擬置出全部資産、負債,置入申通快遞100%股權,作價169億元。資産重組後,德殷控股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及妹妹陳小英,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此,申通快遞有望成為A股市場快遞業第一股。

  外界認為,借助資本市場,申通快遞的目標是重奪屬於自己的行業頭把交椅。據測算,上市後申通身價將超過其競爭對手圓通和中通。

  家族企業借上市謀突破

  “只要跑得比別人慢,明天就可能被淘汰。”永驛物聯智庫資深專家邵鐘林説,近幾年,中國快遞業以幾乎每年超過50%的增幅創下世界之最,去年快遞量已躍居世界首位。如不與資本結合,發展能力和速度跟不上需求,今天的優勢可能在明天化為烏有。

  申通為何要搶上市第一單?在邵鐘林看來,作為民營快遞先驅,申通獨領行業20年。今年10月的圓通大會上,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宣佈,圓通已取代申通坐上快遞行業頭把交椅。

  不過,資本可以讓企業做“更多的事”。一位申通內部人士透露,申通將通過上市取得主動權,重新奪回行業老大的名分。據透露,為實現逆轉,申通還與天天快遞達成戰略合作,未來不排除重組,組建集團公司的可能。

  申通是典型的家族企業,缺乏有效的現代管理體制,導致總部難以駕馭迅猛發展的網點。邵鐘林坦言,靠家族內部原始動力很難實現突破,借殼上市是最好的選擇,“既能拿到錢,還能借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加盟”成發展最大瓶頸

  快遞業發展沒錢不行,但有錢未必一定行。加盟模式是最大隱患。安信證券物流行業分析師姜明説,申通因開創這一模式成為行業龍頭,但這也可能是未來發展最大瓶頸。

  所謂加盟模式,主要指加盟商幫快遞品牌方搞定區域內的攬收和派送,包括人員和運輸工具,幹一單結一單。至於和快遞員的結算,則由加盟商説了算,區域內自成一體,跨區域的幹線公路、航空運輸則由品牌方自己搞定。該模式的優點是“輕資産、拓展快”,缺點則是粗放經營,管理和體驗跟不上。

  過去10年,阿裏、京東等電商崛起,培養了消費者網購習慣,不斷攤大國內快遞這張餅,“三通一達”(申通、中通、圓通、韻達)是最直接獲益者,淘寶係超過90%的快件由他們完成。

  如今,物流體驗成為網購重要一環,剔除自建物流體系的京東,體量龐大的阿裏對“三通一達”有極強的話語權。從目前電商競爭格局看,京東、亞馬遜為代表的自建物流,因相對較優的體驗,逐步體現出增長潛力。為彌補短板,阿裏開始搭建菜鳥網路。“三通一達”的服務則陷入同質化困境。

  邵鐘林認為,從整個快遞行業來説,加盟模式短期內無法顛覆,即使改成直營模式,龐大的網路也未必一定能管好。當下,快遞企業還是應在加盟模式中找到與代理商的利益平衡點,最大程度彌補加盟模式的缺陷。

  多家快遞企業欲走上市路

  都説“瘋狂的快遞、野蠻的電商”兩者相互依靠。也正因為瘋狂快遞背後的低價競爭,某種程度上助推了網售産品的低質尷尬。不過,邵鐘林坦言,快遞企業上市無法解決這一問題。上市融資的錢,是加強基礎能力建設還是繼續打價格戰,誰都無法預料。

  國務院上月發佈相關快遞條例徵求意見稿中明確,國內快遞存在管理粗放、基礎設施落後、安全隱患大、國際競爭力不足等短板。只有降低延誤率、丟失率、破損率、投訴率才是快遞企業未來出路。邵鐘林認為,只有加強行業的管理和頂層設計,才能讓快遞企業捨棄價格戰,轉向服務競爭。

  上市倒逼快遞行業變革?尚不得而知。但業內人士也認為,有了更多資本,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比如增加設備,增加員工並鼓勵優勝劣汰,以提升服務品質。

  在申通準備上市前,包括圓通、中通、順豐在內的快遞企業,也都開始為登陸資本市場鋪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