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領域改革難度將增大”

  • 發佈時間:2015-12-03 02:31:0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2日,在新京報舉辦的“經濟新動力·金融新格局”之2015年中國青年經濟學人論壇上,新京報社社長戴自更、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涌,三名青年經濟學者張明、吳慶、劉元春網際網路金融創業者等,分別對經濟發展的問題和趨勢等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會上有經濟學者認為,未來經濟改革難度將增大。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認為,未來幾年是中國的傳統金融領域非常不平靜的幾年,因為所有的改革都涉及利益的調整,都會造成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副主任吳慶也認為,改革的難度增大了,主要是因為容易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另外,在昨日2015年中國青年經濟學人論壇上,新京報社社長戴自更發表了致辭。戴自更稱,2015年中國經濟呈現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格局,保增長,調結構兩大目標都完成得不是很理想。“短期內中國經濟似乎看不到特別清晰的走向,有很多難題待解,進出口下滑,傳統産業過剩,結構調整滯後,金融改革受阻等問題困擾著中國的經濟。”

  戴自更提到,最近有一些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對中國下一階段的經濟提出了建議,除深化改革這個想法外,具體從哪入手也有很大的分歧。比如觀點主張方面有:完善供應側、改革投融資、拿所有權開刀、調整經濟結構、政府應下大力氣減稅以及走出去等。“還有一些主張發展新經濟,比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

  “我們認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該有一批新的經濟學家來解讀和構思中國經濟,就像30多年前,莫幹山會議的青年經濟學家曾經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提供思想之源。”戴自更談到,新京報創辦中國青年經濟學人論壇初衷是為優秀的青年經濟學家提供一個展示其思想的平臺。 新京報記者 郭永芳

  ■ 聲音

  魯政委:加入SDR後中國要更具全球視野

  12月1日人民幣成功“入籃”,然而比起匯率改革的漫漫征程,人民幣加入SDR只是“拿到錄取通知書”。12月2日,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2015年新京報中國青年經濟學人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稱,加入SDR後中國要更具全球視野,目前中國經濟遇到金融不支援實體的困境,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高估是經濟低迷的根源。對此,中國應先放開匯率,再放開資本項目。

  需求低迷源於有效匯率高估

  從今年股市大熱,就有聲音認為融資並未流入實體經濟,關於中國經濟虛火過旺的擔憂一直持續。

  魯政委昨日在論壇上表示,市場需求低迷、市場競爭加劇都源於實際有效匯率的高估。中國的經濟現在不是整體都不好,第二産業差,第三産業好恰恰印證了這一點。因為第三産業可貿易程度低,不容易受國外競爭的影響。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發佈數據顯示,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降幅環比擴大。11月份官方製造業PMI為49.6%,創三年新低。

  第二産業空心化問題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攔路虎,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金融支援實體。11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然而在魯政委看來,穩工業增長需要開出“新藥方”,重復過去的措施並不能止住下滑,要想新辦法才可以。

  先放開匯率再放開資本項目

  “有效匯率不僅僅只跟出口有關,而是關乎整個經濟的總需求,也受貨幣政策影響。”魯政委認為,國內很多學者忽視了這一點。人民幣匯率高導致了投資外流、消費外流。目前消費、投資都不在國內,出口也下滑,過剩就會更加嚴重,加上本來産能就很大,所以造成更大壓力。

  事實上,2014年中國出境遊人數超過了入境人數,現在企業新增投資中對海外的投資超過了境內的投資。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對所有貨幣的匯率一直在升值。

  在魯政委看來,中國的經濟越困難,人民幣匯率升值越多,這樣的貨幣政策是否正確值得深思。

  面對當前中國經濟面臨金融不支援實體經濟,第二産業佔比下滑的難題,魯政委認為,這是實際有效匯率高估之下的産業空心化的表現,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應該先放開匯率,再放開資本項目。 新京報記者 劉素宏

  汪潮涌:創業不一定非要在網際網路領域

  12月2日,在新京報主辦的2015年中國青年經濟學人論壇上,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涌發表主旨演講稱,創業不一定非要在網際網路領域;新三板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經濟特區,如果創業公司滿足掛牌的條件,鼓勵他們加緊上新三板。

  現在網際網路領域創業失敗率太高

  隨著網際網路創業大潮的白熱化,好的創業機會越來越少,現實環境是許多自稱改變時代的網際網路産品甚至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盈利模式。“我覺得創業不一定非要在網際網路領域。”汪潮涌説,中國的網際網路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用戶和移動通訊的用戶躍居全球第一,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成為一個紅海。現在網際網路領域裏面創業的失敗率太高,前面有BAT的三座大山,每個細分市場領域裏面都有上千家甚至上萬家同質化的競爭,所以要拋開唯網際網路思維,發現身邊的新機會、新産業。

  用新三板讓新産業新公司獲得資金

  除了創業領域,汪潮涌還談到了中小企業、創業企業融資。在他看來,中小企業的融資是非常困難的,沒有有形資産可以抵押,融資成本很高,這是中國新興行業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包袱,“投資就是要把這個成本降下來,讓新産業輕裝上陣,走得更快。”

  對此,汪潮涌認為,可以用新投資的模式發展壯大新産業,用新三板讓新産業裏面的新公司獲得發展的資金,新三板最好的一點就是上市的可預期性。

  截至今年11月底,新三板掛牌公司已超4000家,但實際上流動性並不好。11月20日,證監會正式發佈文件提出,研究推出新三板公司向創業板轉板試點。專家認為,轉板可以增強市場的流動性,改善掛牌企業進一步登陸資本市場的預期。 新京報記者 郭永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