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給“周扒皮”拔蘿蔔是翻版黑磚窯

  • 發佈時間:2015-12-01 02:31:2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議論風生

  出現一個當代版的“周扒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現“周扒皮”的土壤得不到凈化。

  11月中旬,山東壽光警方接到一名男子報警稱,自己和20多名同伴被一個團夥控制拘禁。報案人説,“一家仲介公司介紹説去拔蘿蔔,一天三百日結。確實是拔蘿蔔,但沒想到把我們這幫人控制起來了。不讓出去亂跑,打人,幹不好就打。”

  儘管故事的傳播中套用了不太符合真實歷史的“周扒皮”噱頭,意在傳遞出壓榨、逼迫務工人員勞作的資訊,但從新聞簡短的敘述中,似乎事情並非只是壓榨那麼簡單,拘禁與強迫勞動的細節,與此前山西黑磚窯事件如出一轍。

  個中對勞動者尊嚴與權利的侵害,已經無需多問。可當事件發生在一個並非完全與世隔絕的村子裏時,人們不禁要問,附近的基層幹部難道對此事完全不知情嗎?按照常識,這在鄉村熟人社會裏,基本是不可能發生的吧。

  當然,有幹部可能因嫌疑人跟自己有著親屬或者鄰里關係而不好意思舉報。然而,事實卻是:以邊某為首的八名嫌疑人中,有5人來自黑龍江、一人來自吉林、還有一人來自河北、一人來自威海。換言之,他們是當地的“外來戶”,跟當地村民非親非故,當地基層幹部沒必要庇護他們。而之所以幾個外地人能夠在這個地方“為非作歹”,這除了説明當地的基層治安治理、行政管理失效之外,難免讓人産生“周扒皮”與當地基層幹部達成了某種“默契”的聯想。這是查獲“周扒皮”之後,仍需追查的問題。

  事實上,出現一個當代版的“周扒皮”,或者是農民工被騙進黑磚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現“周扒皮”、黑磚窯的土壤得不到凈化,以至於按下葫蘆起了瓢。也正由此,現代“周扒皮”事件的責任追問,不能僅僅停留在嫌疑人的法律責任,還應當反思基層治理的失誤——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基層治理對村務監督、安全監管與社會秩序維護流於表面?

  □馬想斌(媒體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