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改革“路線圖”更清晰
- 發佈時間:2015-12-01 01:31:32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電力改革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昨日印發6大電改核心配套文件,涉及輸配電價改革、電力市場建設等。
“這幾個配套文件讓電力體制改革有了更加清晰的路徑,與主體文件一起,共同劃定了讓全社會共用改革紅利的路線圖。”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昨日發文解讀稱。
購電、售電價格市場定
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配套文件要求在可競爭環節充分引入競爭,符合準入條件的發電企業、售電公司和用戶可自主選擇交易對象,確定交易量和價格,打破電網企業單一購售電的局面,形成“多買方—多賣方”的市場競爭格局。
國家發改委表示,在單獨核定輸配電價的基礎上,發、購電價格通過協商或競價形成,充分體現電力商品屬性。電價由市場決定,相對於現行的標桿電價,可以進一步促進發電企業競爭和提高生産效率。
國家電網公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張瑋、國家電網公司能源研究院戰略研究所所長馬莉認為,在目前電力供需較為寬鬆、煤價降低的情況下,擁有選擇權的工業、商業電力用戶,可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從而降低用電成本,為電力用戶帶來改革紅利。
吸引社會資本投資
允許各類社會資本進入售電領域和新增配電領域,將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未來發電企業、供水供熱企業、燃氣企業、節能服務企業、新能源企業等市場主體都可進入開展業務。而放開增量配電投資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動社會資本參與配網建設的積極性,增加了配電網建設資金來源。
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市場發展和用戶需求變化,售電公司數量會逐漸增加,將會出現更多服務電力用戶的新商業模式、新業務模式和新服務模式,也將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探索建立電力期貨、衍生品市場
在電力市場建設方面,文件提出,電力市場將由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構成。中長期市場主要開展多年、年、季、月、周等日以上電能量交易和可中斷負荷、調壓等輔助服務交易。
現貨市場主要開展日前、日內、實時電能量交易和備用、調頻等輔助服務交易。條件成熟時,探索開展容量市場、電力期貨和衍生品等交易。
北京晨報記者 劉映花
■相關背景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發佈,拉開了新一輪電改序幕。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是“三放開、一獨立、三加強”。“三放開”是指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的基礎上,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一獨立”是指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範運作;“三加強”是指進一步加強政府監管,進一步加強電力統籌規劃,進一步加強電力安全高效運作和可靠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