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雲南首“吃”電力市場化改革“螃蟹”

  • 發佈時間:2015-07-13 16:45:03  來源:雲南日報  作者:阮松萍 張茂林  責任編輯:吳起龍

張維麟 製圖

雲南電力交易中心

小灣電廠

500千伏德宏變電站

通訊員 阮松萍 張茂林/文 葉琳 朱斌/圖

  3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將雲南、安徽、湖北和寧夏4省區納入先期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範圍,按“准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單獨核定輸配電價。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大幕正式開啟,其中電力市場化改革方向成為公眾和輿論關注的焦點。

  “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力爭全年市場化交易規模達300億千瓦時以上”。為應對全省複雜嚴峻的經濟發展形勢,4月底,電力市場化再次以穩定全省經濟增長的重要措施進入公眾視野,雲南省政府下發了關於促進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

  當前,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正向核心區推進。雲南作為我國清潔能源和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全省緊緊抓住新一輪電力改革試點的重要機遇,在借鑒國內外電力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全省電力工業的發展現狀,在國內率先開展省級電力市場化交易試點,逐漸探索出了一條符合雲南實際的電改之路——“3134”雲南電力市場化交易模式,為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全省穩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

  率先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試點

  採用市場化交易模式開展電力交易,穩定和刺激電力消費,消納我省富餘水電,跨區域電力交換樞紐初步建成

  雲南具有得天獨厚的水電資源,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超過1億千瓦,位居全國前列。大力發展水電,是雲南電力發展既定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全省經濟發展水準條件下作出的必然抉擇。“十一五”以來,雲南充分利用水能資源豐富的特點,積極調整和改善全省電源結構,大力發展低碳、綠色的清潔水電,迅速扭轉了全省枯期缺電的狀況。

  截至2014年底,雲南全省裝機達7116萬千瓦,相比2002年的633萬千瓦增長11倍,其中以水電為主的清潔能源裝機5697萬千瓦,佔全省總裝機的80.1%,雲南作為國家西電東送清潔能源基地形成,跨區域電力交換樞紐初步建成。

  矛盾總是伴隨著事物不斷變化發展。近年來,雲南電力産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小灣、糯扎渡、溪洛渡、向家壩等一大批大中型水電相繼投産,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雲南水電裝機的年平均增速超過18.5%,發電能力大幅提升。但另一方面,受國內外經濟下行影響,省內、省外、國外三個市場用電增速下降明顯,在大型水電基地相繼投産和用電增速放緩的雙重壓力下,雲南電力供應從以往的季節性豐盈枯缺轉變為全年富餘,雲南開始面臨電能消納特別是水電消納難題。

  面對我省電力供大於求的突出矛盾,新形勢下深化改革勢在必行。為穩定和刺激電力消費,消納我省富餘水電,在雲南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領導下,2014年雲南在全國範圍內率先開展省級電力市場化交易試點,採用市場化交易模式開展電力交易。

  探索出“3134”電力市場化交易模式

  形成了“三個主體,一個中心,三個市場,四種模式”的交易模式,穩定存量刺激增量、降低企業成本穩定企業生産等

  “3134”

  “三個主體”:即雲南電力市場中的售電主體、購電主體、輸電主體。

  “一個中心”:即雲南電力交易中心。

  “三個市場”:即雲南電力市場中的省內市場、省外增量市場、清潔能源市場3個電力交易市場。

  “四種模式”:即雲南電力市場中現有的直接交易、集中競價交易、掛牌交易、發電權交易4種交易模式。

  雲南電力市場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自主探索並形成了“三個主體,一個中心,三個市場,四種模式”的“3134”電力市場模式。

  “三個主體”:即雲南電力市場中的售電主體、購電主體、輸電主體。購電主體為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環保、節能減排要求的全部專變工業用戶(包括中小微企業);售電主體為22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並網且2004年1月1日後投産的全部火電廠、水電廠(不含跨境電廠、溪洛渡電廠);輸電主體為雲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一個中心”:即雲南電力交易中心。雲南電力交易中心由雲南省有關政府部門主導,且相對獨立,不代表任何一方市場主體,雲南電力交易中心主要負責雲南電力市場交易的組織、結算和管理,為各市場主體提供電力交易的優質服務。

  “三個市場”:即雲南電力市場中的省內市場、省外增量市場、清潔能源市場3個電力交易市場。前兩個市場主要是為了解決水電大量富餘的矛盾,同時通過市場化交易降低符合産業政策的工業企業的生産成本;第三個市場主要是為了保障火電企業的生存權益,同時消納部分富餘水電。

  “四種模式”:即雲南電力市場中現有的直接交易、集中競價交易、掛牌交易、發電權交易4種交易模式。各市場主體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進入的交易市場和交易模式。

  雲南電力市場建立了較為完善、順暢的交易流程。每月14日,各電廠上報下月預估發電能力,16日組織召開西電東送增送電量協調會,18日披露下月市場交易資訊,主要包含發電能力預測、市場需求預測、電網檢修及受限、月度基數電量等資訊,20日進行撮合交易申報,21日開展撮合交易及安全校核,發佈撮合交易成交結果,22日進行省內電量市場、西電東送增量市場掛牌交易,23日全天至24日上午,開展清潔能源交易,24日下午召開交易協調會。之後發佈交易簡報,跟蹤交易結果執行情況,並進行結算,發佈結算簡報。

  為確保交易公平公正,雲南電力交易中心在管理和技術上也做了不少工作。管理上,首先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確保各交易環節均處於嚴格的監管之下,另外制定了員工守則,定期開展廉潔教育和交易員職業道德培訓,還要求用戶委託供電局申報的,需遵守嚴格的委託流程,紙質委託書均蓋章留存備查。技術上,一是開發雲南電力交易系統,所有申報、交易均通過資訊化系統實現,減少人為干預;二是在交易申報階段,技術遮罩所有賬號的數據查詢功能,從源頭上防止交易申報數據外泄;三是交易各個環節的數據,均自動備份封盤且無法修改,以備監管部門檢查。

  日前,國家能源局雲南監管辦公室在2015年電力調度交易及市場秩序專項監管中,對雲南電力交易中心前期的電力市場化交易開展情況進行了詳細督查,對交易的公正性、流程的規範性、數據的完備性給予了充分肯定。

  無畏的勇氣能讓路途走得更遠。事實證明,“第一個吃螃蟹”的雲南,電力市場建設不僅高度契合國家電改有關文件精神,更取得了穩定存量刺激增量、降低企業成本穩定企業生産、緩解火電企業生存壓力的突出實效,實現了多方共贏。

  聲音

  ·公司是國家重點支援和雲南省的骨幹企業,電費佔生産成本近50%,近年來受下游需求疲軟影響,公司經營壓力十分巨大。由省工信委主導開展的電力市場化交易,對降低公司生産成本,穩定生産起到關鍵作用。雲南電力交易中心在交易組織、結算過程中耐心細緻地進行政策宣傳解釋,為我公司順利參加市場化交易提供了良好服務,對此表示感謝。

  ——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的開展,對鋼鐵企業産能調整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是我省在困難時期提高産能、穩定生産的一項關鍵工作,對企業減虧有顯著、切實成效,並對省內發、供電的平衡發展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交易工作在時效方面落實極好,退補電費快捷方便,有效提高了各行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的信心和熱情。

  ——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