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養老儲備報告發佈 養老儲備指數有較大提升空間
- 發佈時間:2015-11-30 17:21:3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職工養老儲備報告發佈 養老儲備指數有較大提升空間
日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發佈《2015中國職工養老儲備指數大中城市報告》。《報告》顯示, 2015年我國大中城市職工養老儲備指數為59.7分,接近評價基礎標準,表明目前狀況基本滿足了城市職工養老儲備要求,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職工養老儲備是指職工在工作期間已積累和將要積累的用於養老目的各種權益、現金流和資産。職工養老儲備指數越高,反映養老保障水準越高。
本次發佈的《2015中國職工養老儲備指數大中城市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大中城市職工養老儲備指數為59.7分。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59.7這個指數比去年稍微低了一點點,低了0.6。那麼它告訴我們,我們的職工養老儲備水準還是很低的。”
《報告》顯示,我國不同企業養老儲備情況差異較大。分企業類型看,國有企業職工養老儲備總指數最高(63.8),其他類型內資企業(主要是民營企業)最低(56.1)。分行業看,“金融業”和“採礦業”最高(均為62.1),“住宿和餐飲業”最低(57.4)。
《報告》還顯示,在我國,商業保險發展空間有待進一步擴展。企業年金計劃和各種商業性保險(養老和醫療等)是職工養老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受訪者中,參加企業年金計劃的職工人數比例僅為33.5%,購買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人數佔比為41.3%。另外,企業沒有提供重大疾病保險、商業意外保險、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中任何一項的受訪者高達38.3%;而個人沒有購買上述任何保險産品的比例為42.0%。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為養老購買商業保險和參加企業年金者還是佔少數。
“我本人買過商業養老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
“我沒有參加過商業養老保險。沒有,我們企業沒有提供年金這種養老方式。”
“我也不知道啥叫企業年金,應該沒有吧。”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表示,企業年金和商業保險作為養老保險三大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引起重視,“如果單純靠社會保險,它保障的水準是很有限的,第二,從中國的情況來看,社會養老保險還不完全成熟,它的保障程度相對還是有限的。所以,發揮三支柱,也就是社會保險、企業年金和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利於提高人們養老保險的保險保障程度。”
《報告》建議,有必要進行基本養老保障制度改革;大力發展商業保險,並以此作為提高職工養老儲備水準的根本出路。
王緒瑾表示,由於我國商業保險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很多人對其不夠了解,加上部分保險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引發爭議的現象,導致了我國商業保險推廣比例不夠高。不過,這種現象有望在今後得到改善,“市場經濟制度的完善,會導致商業保險發揮作用深入人心。因為商業保險是市場經濟的産物。我們國家市場經濟建立的時間不夠長,也不夠完善。隨著市場經濟制度的逐步完善,商業保險也必將有逐步完善的過程。長遠來説,我們國家的保險從整體上來説發展還是比較健康的。”
最近幾年,“以房養老”也成了公眾熱議的一個話題。但對於這種養老方式,不少人都表示出了一定的顧慮。
“考慮過以房養老,但感覺不太現實,賣了房子以後住哪兒呢?”
“對我們這種有孩子的人來説,不可能會想到以房養老吧?”
《報告》顯示,中國城鎮職工平均擁有不動産為1.06套。住房作為養老儲備的工具是必要的,但考慮到未來住房從總體上將供大於求,隨著老齡化高峰期的到來,變現能力可能面臨著較大挑戰。因此,住房的養老功能只能作為一種補充,而不應被過分誇大。
同時,近八成的受訪者(含家庭)都非常重視銀行儲蓄,表明中國家庭的大類資産配置還是比較保守。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就此建議:“我們養老儲備的資産的結構,金融的結構很低,以存款為主,這就告訴我們一個資訊,我們的金融政策,應該加大改革力度,讓我們大家的家庭的資産儲備,從大量存款變為其他的金融衍生品為好。” (記者 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