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紅盾閃耀黑土地

  • 發佈時間:2015-11-30 06:36:11  來源:吉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履行合同監管執法,開展合同幫農工作,是法律賦予工商機關的重要職責,更是新農村建設的內在要求。

  近年來,吉林市工商局切實履行合同監管服務職能,在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加快産業結構調整、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贏得了企業的信任和農戶的好評。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吉林市工商局立足工商職能,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提升合同服務品質,嚴厲打擊涉農合同欺詐行為,切實推進合同幫農,助推吉林市農業增質提效。

  作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合同監管,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對於保障經濟合同當事人合法權益,規範市場交易行為,防範化解市場風險,減少合同糾紛和欺詐,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和實現公平正義,推動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履行合同監管執法,開展合同幫農工作,是法律賦予工商機關的重要職責,更是新農村建設的內在需求。

  近年來,吉林市工商局切實履行合同監管服務職能,在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加快産業結構調整、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贏得了企業的信任和農戶的好評,為推動吉林市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發揮了積極作用。

  讓農業更強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吉林市幅員面積2.7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5萬公頃,總人口450萬,農業人口215.7萬人,糧食年均産量110億斤,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是中國每人平均佔有量的2.6倍,是全省優質水稻、玉米的主産區和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之一。對這個從2012年到2014年,連續三年獲得“全國産糧大市”稱號的農業産糧大市,吉林市工商局立足工商職能,針對企業、農戶合同意識缺乏、履約意識不強、合同內容不規範、責任不明確等問題明確了幫扶方向,推進合同幫農工程以來,積極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推進農業産業化示範基地建設,支援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推動了吉林市農業不斷做大做強。

  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宣傳、政策諮詢、資訊發佈、合同簽訂指導等服務,推廣《農村土地承包及流轉合同示範文本》,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和“公司+農村經紀人+合同+農戶”形式,通過一系列的舉措為企業和農戶牽線搭橋。截至2015年9月,全地區土地流轉戶數達到4.8萬戶,流轉土地6.2萬公頃,佔承包地面積的15%。通過鼓勵和支援土地承包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家庭農場發展到2011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4583戶,帶動了近10萬入社農民致富。

  姚麗燕,吉林市工商局龍潭分局的法規科科長、公職律師。2013年2月22日,按照工作安排,她來到了吉林市農村集體經濟示範點——吉林棋盤生態農業集團工作,成為了一名駐企服務的工商人。目前,龍潭區棋盤村生態農業集團在她的幫助下,已經成為吉林地區具有影響力、下設十余家子公司的涉農龍頭企業。通過選派幹部進駐企業,協調相關部門推進了農業産業化示範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轉型升級。

  吉林市為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蛟河市、樺甸市入列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為進一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隨市政府專程前往阿里巴巴集團杭州淘寶總部洽談,積極對接、推進淘寶網“特色中國·吉林市館”建設項目,淘寶網吉林大米館應聲開張,蛟河市黑木耳也走進淘寶“挑食頻道”。在吉林市,涌現出了如“一網全城”、“吉林日雜網上商城”、“松花江網上商城”等一批綜合類、行業類電子商務網站,形成了農産品交易、物流配送等五大支撐體系。

  推動農民富

  多措並舉提升合同服務品質

  “5年!村集體經濟資産從0到過億,企業從第一個地産公司發展到目前有11個子公司的企業集團。”棋盤村委副書記楊聖偉向記者比劃著那幾個數字。

  2009年成立第一個房地産開發公司,2012年8月成立棋盤集團,2015年,棋盤集團著手建設“萬畝現代農業産業示範園區”,被吉林市政府命名為“吉林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樣板區”、“吉林市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實驗區”,2015年4月,棋盤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鎮”……楊聖偉告訴記者,他們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要歸功於國家出臺的好政策和政府的支援,尤其是吉林市龍潭工商局的指導和幫助。“工商局在我們企業設立了合同幫農聯絡點,派專人指導我們企業發展,在日常工作中有什麼不懂的、需要諮詢的,隨時聯繫,幫助解決,使我們在土地流轉、合同助農方面受益非常大,少走了不少彎路。”楊聖偉説。

  “南沙木耳好,市場沒人跑,貨好價不高,販子把錢撈。”在吉林市龍潭區江密峰鎮南沙村,當地人用這樣的順口溜形容過去農民只會低頭拉車幹活,不會抬頭看市場,增産不增收的尷尬。今天南沙村的木耳已經成為銷往多個省份的搶手貨,村民們談起當年成立合作社的事仍然對吉林市龍潭區工商分局的幫助心存感激,村書記白玉良為我講述了事情的前後經過。

  2009年初,吉林市龍潭區工商分局了解到南沙村農民生産經營的困難,和村裏結成了“定點跟蹤幫扶對子”。他們派來合同幫農指導站的人員進村設點現場辦公,從合同內容訂制、簽訂、歸檔一一進行了細緻的服務,在他們的幫助下,合作社順利的展開了業務,又幫著村民們設計了木耳商標,還辦理了“QS”認證和衛生許可證。從此,南沙村的木耳由合作社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對外銷售,改變了過去一家一戶單打獨鬥的現狀。

  2009年末,試銷的7000袋秋耳很快銷售一空,村民們算了一筆賬,新裝秋耳每袋售價26元,每戶農民增收5000多元。2014年,在工商局局幹部和聯絡點人員指導下,合作社與農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12.5公頃,當年就生産300萬袋木耳,獲得商品木耳27萬斤,實現收入720萬元,利潤近240多萬元。

  合同幫農的核心在於促進農民增收,吉林市工商局採取培育“守合同重信用”企業、開展農民增收致富示範村工程、發展優勢特色産業、幫助解決融資難題等方式,推動吉林市農民走上既富又穩的發展之路。

  通過積極完善守重企業申報、推薦、考核、公示流程以及相應獎勵、懲罰、退出機制,形成了“守合同重信用”良性競爭氛圍。與此同時,把培育發展“守合同重信用”創建工作與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示範村工程有機結合,樹立了科學種植示範村、農業旅遊示範村、苗木種植示範村、種植養殖示範村等18個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示範村。

  重點推介“合同+品牌+農戶”的經營發展模式,逐步形成了甜黏玉米、果蔬、食用菌

  等“十大”優勢特色産業,2014年實現産值130億元,比2010年增加67億元。其中,舒蘭大米、萬昌大米、黃松甸木耳被認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烏拉街蔬菜被認定為集體商標。東福米業、萬昌米業、舒蘭大米等多家區域龍頭企業優質稻米在北京、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熱賣,銷量達4億斤以上;烏拉街蔬菜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國家。2014年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萬元,同比2010年增加了4400元。

  推行多戶聯合擔保、龍頭企業承保、政府信用擔保等融資方式,幫助中、小型涉農企業、農戶解決融資難題。2010年以來辦理動産抵押登記1788件,抵押金額481.9億元,助企融資金額連年遞增。

  推動農村美

  嚴厲打擊涉農合同欺詐行為

  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需要依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作支撐,從而實現吉林市農村發展越來越美。吉林市工商局建立了合同監管“3331”工作機制,即:“三看三查三規範一效果”,一看合同條款,檢查訂單合同條款是否完備和公平合理,清理規範含有損害或可能損害農戶合法權益的不平等條款;二看訂單合同的簽約過程規範性,全程跟蹤檢查涉農企業與農戶簽訂訂單合同全過程,規範在生産過程中提供合同規定的技術問題;三看合同的履行,檢查履行合同的有效性和規範性,監督規範雙方履行權利與義務的行為,最終達到農企雙贏的效果。

  幫助涉農企業完善“保底增收”合同管理制度,注重農業訂單合同簽約履約的事前、事中、事後的規範,確保“保底增收”合同的兌現,全地區“保底增收”合同履約率達到96%。通過在全市所有鄉鎮設立的66個合同諮詢服務指導站,加強與農業、質監部門協調配合,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違法行為,“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發生率呈逐年下降趨勢。2010年以來,全地區查處涉農經濟合同違法案件118件,切實優化了農村發展環境、保障了農民合法權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