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跑路公告”暴露監管乏力

  • 發佈時間:2015-11-30 06:36:2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 近期P2P平臺鑫利源在其官網公然發佈“跑路公告”,內容是兩張人去樓空的照片。鑫利源並不是P2P網貸行業中唯一的跑路者,但跑得如此堂而皇之、毫無顧忌,不免發人深省:風險來臨,監管去哪兒了?

  不可否認,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承載著大眾對惠民金融服務的期待,被視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革新力量。但由於準入門檻低,各路資本紛紛入圍,導致整個行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些機構的專業水準、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明顯不足。

  以鑫利源為例,這家曾號稱“用良心去做平臺,只跑步,不跑路”的公司,8月3日正式上線後不到兩個月就發出清盤公告,繼而在11月23日發佈“跑路公告”,頗具諷刺意味。

  對P2P網貸行業的風險,監管部門更應高度重視。研究機構數據顯示,網貸行業問題平臺涉及的投資人數和涉及貸款餘額不是小數目。在行業風險不斷積累的情況下,監管應當更給力。儘管《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框架上對P2P的行業定位、監管方向及分工等進行了規定,但相關準入標準、機構屬性、運作規範等監管細則遲遲沒有落地,這明顯不利於風險控制。

  在前無嚴格準入、後乏嚴格監管的背景下,僅僅依靠老百姓“擦亮眼睛”去識別錯綜複雜的金融風險,是不現實的。一旦平臺跑路,由於P2P的網際網路屬性,投資者維權、追討艱難,成本較高,往往血本無歸。

  創新往往會伴隨風險。對於新興事物的發展,監管部門應秉持鼓勵、包容的態度,但不意味著“不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本質仍是金融,具有專業性、風險性、傳導性、隱蔽性等特點。面對行業風險和消費者利益不斷受損的情況,監管部門只有抓緊在人員資質、業務範圍、運作規則、責罰標準等方面進行嚴密的制度設計,才能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使網貸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