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融網王坤:P2P行業監管無需照顧“弱勢群體”
- 發佈時間:2015-07-22 10:43:33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畢曉娟
中國網財經中心近期推出《網際網路金融“大家”談》,該欄目凝聚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企業(P2P、眾籌、徵信、第三方支付、網路銀行)多位高管的真知灼見,均由大佬親自執筆,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監管動態、行業發展模式、風險控制、人才培養、投資人教育。妙語連珠,針砭時弊,為您帶來最前沿和直觀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動向。第十六期我們邀請到了短融網聯合從創始人之一王坤,他針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監管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見解。
自李克強總理提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並將網際網路金融納入其中後,P2P平臺就以井噴式暴增,同時也開始走入越來越多人的生活。
P2P的存在有力地推進了實體經濟的模式創新和運作效率,為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提供了便利,對傳統金融領域做出了有利補充。P2P的存在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民間非法高利貸的急劇減少,這種資訊不透明、借貸人備受打壓的借貸方式將會逐漸淡出市場,取而代之的是行業相對透明、合法的P2P平臺。
從2010年P2P剛剛引入中國到現在,關於P2P平臺AB輪融資、建立各種風險保障模式新聞開始滿天飛,但平臺倒塌、平臺跑路、掩蓋壞賬等的新聞也層出不窮。而投資者每天面對的不是混亂的行業資訊,就是投資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最有效的保護。這時,行業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
P2P監管不僅是對投資人合法權益的一種保護,還對平臺具有指導性意義。去年國務院就已決定由銀監會的普惠金融牽頭來承擔對P2P的監管研究,隨後就明確提出了對P2P網貸平臺的四條紅線。從這一系列動作中我們可以看出P2P平臺未來的監管方向和發展走向是透明化合法化的。這也標示著會有很多平帶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和規範的監管下自動出局。
然而至今,成文的P2P行業監管遲遲未出,現在這些只能是作為行業自測的標準,但對投資人來説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效用,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平臺借正式監管出臺之前大撈一筆然後跑路,所以在政策出臺前行業的自律性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時引入第三方審計並向公眾公開披露交易數據就是最符合要求也是最受投資人信賴的手段。P2P行業應該將資訊披露充分、提高資訊披露的程度、揭示風險,既要向市場披露自身的管理和運營資訊,也要向投資者做好風險提示,確保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監管政策的出臺會對行業進行一次大梳洗,P2P平臺增速放緩,從而將那些沒有資質、沒有資産保障、不符合行業門檻的問題平臺剔除,讓實力較弱的平臺回歸民間借貸的範疇,同時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發生,也只有將那些所謂的弱勢平臺通過監管的手段剔除,才能真正保障網際網路金融投資者的利益。
監管政策的最終目的是真正做到平臺運營透明化,監有所指,管有所成,這對於整個行業來説都是一個正面的引導,或許在政策的指引下,P2P行業會進入一個新的紀元。
王坤的簡介:
短融網聯合從創始人之一王坤,曾擔任國家開發銀行下屬投資基金投資總監,負責消費業務投資,基金規模50億人民幣。後加入全球最著名的風險投資基金紅杉資本任基金經理,負責泛消費領域的投資。具有多年的投資和風險管理經驗的他,一直關注和洞察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可以説是行業內最早接觸和實踐網際網路金融的人士之一,一路走來更是見證了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