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能源結構加速清潔化

  • 發佈時間:2015-11-30 05:45: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的話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中,中國一直扮演著積極角色,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近年來,我國持之以恒地通過轉方式、調結構,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從今天起,本報推出“給節能減排算算賬”專欄,以産業視角來考量行業減排的“小賬”與人類發展的“大賬”。敬請關注。

  儘管今冬的連續霧霾天隨著供暖季的開啟“如約而至”,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2015年已經成為近年來人們“曬藍天”最頻繁的一年。隨著我國能源結構加速調整,化石能源消費步伐放緩,非化石能源加速趕超,從“APEC藍”走向“中國藍”的路徑已經清晰可見。

  中國的天空變藍了,有數據可證。今年上半年,三大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都實現了大幅下降。其中,京津冀同比下降22%,長三角下降16.2%,珠三角下降20.5%,74個重點城市平均下降17.1%。同時,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2%、2%、3%、6%以上。環保部宣佈,我國已提前半年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十二五”規劃目標。

  大氣污染狀況的明顯改善,與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積極變化密切相關,數據的背後,是我國向能源清潔化轉型的不懈努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表示,我國在降低碳強度方面取得積極成效,除了産業結構調整、節能提高能效、碳匯等外,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6月,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確定203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20%等新目標。專家預測,若要達到目標,需要在2016年至2030年期間新增核電裝機1億千瓦、水電裝機1.5億千瓦、太陽能裝機3億千瓦和風電裝機4億千瓦,形成龐大的低碳發展産業體系。

  向世界作出這樣驚人的承諾,突顯了我國在能源轉型過程的自信和努力。“這説明我們減排的力度和決心不容置疑,同時這也是對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響應。”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説。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把能源轉型作為重要內容,主動實施一系列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數據顯示,“十二五”前四年累計,我國主要污染物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降低10.1%、9.8%、12.9%和8.6%。2014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我國已成為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自2005年我國通過《可再生能源法》後,可再生能源正式進入規模化發展快車道。近年來,我國水電裝機持續穩步增長,2014年累計裝機達到3億千瓦,年發電量首次超過了1萬億千瓦時,成為利用規模最大的清潔能源。作為中國水電的標誌性工程,三峽水電站2014年全年發電量達到了988億千瓦時,創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的世界最高紀錄,累計發電量突破8000億千瓦時,相當於累計為社會節約原煤消耗4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800多萬噸。

  風電技術是目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高的新能源發電技術,近年連續保持新增和累積風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的位置,2012年風電超過核電成為中國第三大電源,2015年2月底,風電累計並網裝機容量首破1億千瓦,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後,第三個邁入我國“1億千瓦俱樂部”的發電類型。

  太陽能發電是發展最快的新能源技術,從2013年開始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應用市場,到2014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並網裝機容量2805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二。年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200%。

  根據專家統計,使用化石能源每發1千瓦時電要耗費約0.4千克標準煤,排放0.272千克碳粉塵、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250億千瓦時光伏年發電量可節約100億千克標準煤,減少各類污染物排放328.5億千克,為節能減排作出巨大貢獻。

  綜合計算,2014年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已佔到25%左右,全國每5千瓦時電中約有1千瓦時水電和0.25千瓦時其他非化石能源發電。或者説,每4千瓦時電中已經有1千瓦時為非化石能源發電。在此基礎上,2014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供電標準煤耗318克/千瓦時,同比降低3克/千瓦時;全國電網輸電線路損失率6.34%,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穎表示,相對於發達國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不斷下降的情況,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仍然取得了驕人成績,在推動經濟轉型、提升國民經濟品質,促進節能減排、清潔能源轉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隨著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投資方面的突飛猛進,水電、太陽能、風電等清潔能源的集體發力,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快速提升,帶來的節能減排效果不可估量,中國有信心也有能力為應對世界氣候變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