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京老爸去美陪讀13年 拍攝8000分鐘素材紀錄片

  • 發佈時間:2015-11-28 14:59:00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幾年前,南京人王陵不滿兒子接受的小學教育,放棄一切,攜子赴美。如今,在兒子學業有成後,王陵開始了新的思考:“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的差異到底在哪?為此他花費了3年時間,自費和112位旅美華裔博士進行了深入交流,並拍攝了紀錄片。近日,“陪讀爸爸”王陵出現在了南大社會學院,與周曉虹院長一起,展示了這些旅美華裔博士的“美式教育觀”。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甜子

  博士們的“美式教育觀”

  A班裏同學有幾個考了100分?

  觀點:成績是孩子的隱私,受到州裏的立法保護

  出鏡嘉賓:芝加哥州立大學教授汪興無博士

  每次考完試,家長總會問孩子,“班裏有幾個同學考到了100分?”但這樣的問法,在美國並不成立。“我最反對的就是中國教育制度裏的成績公開,美國的成績是不公開的,每個人的成績都只能讓他自己知道。”汪興無博士表示,在美國,州裏專門立法保護學生的成績。老師給學生“通報”成績時,只能用學生自己的“編號”(類似于學號的賬號)發給學生,不能讓其他學生知道。哪怕是在班裏分發批閱完的測驗試卷時,如果一不小心露出了成績,讓其他學生看到,有的學生是要抗議的。“所以我們很小心,發還試卷的時候都是蓋著的。”汪興無博士説,“因為這是每個學生自己的隱私,不能讓其他學生知道。”

  不光是不公佈考試成績,學生的考試排名也受到了隱私保護。“美國也不準班裏排名,因為一排名大家就知道哪個最差。這樣對最好的學生沒問題,但對最差的學生來説是一個心理打擊。這個心理打擊搞不好可能會把這個孩子給毀掉,這個‘最後’可能會讓孩子永世不得翻身。否則孩子還會有機會,可能從其他地方獲得翻身。不要給孩子留下印象‘我一輩子都是最後一名’。”

  B好大學還是好專業,到底選哪個?

  觀點:選專業。千萬別盲目追求學校名聲

  出鏡嘉賓:新澤西大學教授邵勤博士

  每年高考後填報志願時,家長和孩子都會陷入左右兩難的糾結。要是選擇名聲更大的學校,孩子的專業可能會被調劑;但若是選擇好專業,學校的“名氣”又沒有那麼大。對此,邵勤博士認為,目前,國內對於“什麼是好大學”的“定論”比較模糊。“國內所聽説的就是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家長們覺得,一定要把孩子送進這樣的學校才行。但在美國,家長們會認為,上大學的時候不是要選大學,而是要選學科。因為在部分聽起來‘不是很好’的大學裏面,也有部分學科,可以和哈佛等名校競爭。出來讀書不要盲目追求名聲,應該選專業而不是選學校。”

  邵勤舉例説,“我以前在北亞利桑那大學,這是一個並不怎麼起眼的大學。但學校的生物系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可以和哈佛競爭。”

  也有家長認為,名校畢業能為孩子走上社會求職時增加勝算的“籌碼”。但邵勤反對這樣的觀點,“從哈佛出來的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其實不一定。我本人就知道,在歷史學科裏面,有的哈佛畢業生和我的其他同學一起進入工作市場的時候,他們就沒有得到工作。在美國的人不會因為學校沒有名聲,就覺得你是一個沒有品質的學生。”

  C上名校才能出人才?

  觀點:名校不能包打天下

  出鏡嘉賓:芝加哥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博士龍漫遠

  讓孩子進入一所名校,孩子的未來等於成功了一半。家長們由來已久的“名校情結”究其根源還是對名校師資、教學品質等方面的信任。但龍漫遠博士對於“名校情結”卻不以為然,他小學和中學時代,就讀的學校都不是名校。

  “名校情結如果掌握得好,你可以接受好的教育。這是因為好的大學畢竟有的物質條件稍微好一點,你有可能接觸到更好的老師。但它不能保證你這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相反,很多人會因此背上包袱。他覺得他上了清華、北大、哈佛、耶魯就註定會成為了不起的人。其實不見得,很多名校畢業的學生,最後都沒能成就一番事業。説明名校不能包打天下。”龍漫遠説,“所以我的見解是,你生活的目的不在於進名校,你生活的目的應該是創造。如果你有幸進入了名校,那也是給你的條件,你應該好好學習。但這些好大學沒有一開始就規定,你這輩子應該成為了不起的人。”

  類似于邵勤,龍漫遠舉的例子依然來自哈佛,“哈佛大學的很多老師,都是從一般的大學畢業的。最後他們都成為了一流的學者,並來到哈佛大學教書。這也就説明瞭,一般的大學也可以成就第一流的人才。”而一個中國孩子到哈佛就讀的經歷,更是引發了龍漫遠的深刻思考:“我曾經遇到一個中國孩子進哈佛,但這個孩子成天無精打采。我問他,‘你為什麼上哈佛’。他説,‘我是幫我父母親上哈佛。我畢業後一定要幹一件我想幹的事’。我和他説,你這樣做就對了。”

  13年美國陪讀

  向中國教育説“不”,他去美國當了“陪讀爸爸”

  在南大社會學院,王陵將自己在美國多年的經歷和學生們做了分享。他的這段執著而又有些離奇的故事,被活動主持人、南大社會學院院長周曉虹概括為“傳奇經歷”。而王陵本人,則希望能將拍攝的紀錄片在國內分享,讓更多的人加入探討的隊伍。

  老師簡單處理學生紛爭,讓他“帶子離國出走”

  “做這個紀錄片,不是説美國教育什麼都好,我要做的是一種對比,尋找二者的差異在哪。”結束了南大社會學院的專題講座後,“陪讀爸爸”王陵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的專訪。回憶起3年來採訪百餘位旅美華人博士的經歷,王陵表示,拍攝紀錄片的目的,是希望厘清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你認為中美教育有哪些不同,他為紀錄片取名《教育的力量——百名旅美博士訪談錄》。

  促成王陵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更重要原因,來自王陵在美國13年的“陪讀生活”。2002年,王陵的兒子正在南京一所名小就讀,由於班主任過於簡單地處理了班上兩個小男孩之間的紛爭,最終促成了王陵的“帶子離國出走”。王陵賣了房子、放棄一切、出國幹各種苦工,在美國做了13年“陪讀爸爸”。通過極為“叛逆”的方式改變了兒子的命運後,王陵開始思考兩國教育制度背後的差異:“中美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

  拍攝8000分鐘素材全方位記錄“美式教育”

  13年的陪讀經歷,讓王陵對中美教育有了深入思考。他決定,採訪多位旅美華人博士,“找尋”這個問題的答案。

  “最初我並沒有想過採訪那麼多人,但是一開始就停不下來了。我動用了所有能利用的資源,不斷去聯繫新的學者。受訪學者們從親身經歷出發,講述了很多獨特的見解。一百個博士説話,比一個人説的更有權威性。”

  能夠聯繫上112位博士,大大超出了王陵的預料。但博士們一聽説王陵是要和他們談教育,沒有一個人回絕。王陵曾在媒體工作,受到職業習慣驅動,他決定要全職做好這次拍攝工作。最終拍下了長達6000分鐘的旅美華裔博士採訪,以及2000分鐘的美國中學課堂教學素材。

  拍攝中學課堂也要獲得肖像權許可

  “能拍下這些內容其實並不容易,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去美國中學拍攝學生的課堂時,我必須聯繫學生的家長,獲得肖像權許可。因為美國法律規定,在沒有獲得肖像權許可的情況下拍攝未成年人的課堂,是違法行為。

  接受記者採訪時,王陵一時無法從幾千分鐘的素材中給自己對於“美式教育”的看法做一個歸納和概括。但拍攝中的一個細節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國一所中學的合唱表演現場,站在第一排中間的居然是腿部有殘疾的學生。“這在中國的學校裏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殘疾學生會被老師安排在後排。”

  中美教育的區別到底在哪?作為赴美多年的“陪讀爸爸”,王陵對於這個問題似乎很有發言權。他表示,中國的基礎教育是在培養聽話的“一批人”,而“美式教育”則多以啟發為主,尊重並挖掘孩子的潛能。“中國人總是認為成功就是要比上一代強。超過上一代是什麼概念?職位比你高,拿的工資比你高,就超過你了嗎?這太簡單了。健康成長,比你幸福,他就是超過你。”這是王陵陪讀的真實感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