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考”將至 人民幣“入籃”能帶來什麼?

  • 發佈時間:2015-11-28 14:4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電 (王恩博)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進程即將迎來“大考”。

  IMF將於11月30日召開執行董事會議,審議人民幣是否最終被納入SDR。不過,“大考”前的緊張氛圍似乎並不濃郁,各界均對人民幣成功“入籃”表示樂觀。業界人士預計,人民幣加入SDR的概率超過八成。

  IMF總裁拉加德本月13日發表聲明稱,支援工作人員關於人民幣成為SDR第五種貨幣的建議。在此之前,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大國先後公開表示,支援人民幣在符合IMF現有標準的前提下加入SDR。

  更重要的是,手握16.75%投票重權的美國曾一度堅持,中國在人民幣加入SDR前須進行金融改革、放鬆匯率政策。但隨著奧巴馬在9月底“習奧會”中表態支援人民幣“入籃”,美方立場出現轉變。美國財長雅各布·盧在日前舉行的G20峰會上亦對人民幣“入籃”表達了支援。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入籃”對世界經濟帶來利好,是這一進程越走越順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民幣加入SDR將為陷入停滯的IMF改革注入新動力。”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IMF早在2010年便已推出改革方案,但進展卻難言順利,人民幣帶來的新改革因素有望助推這一進程繼續向前,“改革會促使IMF更好地發揮作用,這本身就利於全球經濟金融穩定。”

  另一方面,加入SDR後的人民幣還將為全球經濟提供重要貨幣選擇。宗良分析稱,過去人民幣的作用更多體現在跨境結算方面,隨著其加入SDR,未來在投融資交易、儲備貨幣方面有望取得全方位發展,“這對全世界來説都是有利的。”

  今年8月5日,IMF公佈SDR初評報告顯示,人民幣在滿足納入SDR的各項金融標準方面表現不一。隨後,中國央行公佈了完善人民幣中間價機制、採取IMF數據公佈特殊標準(SDDS)、在倫敦發行央票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完善IMF提出的相關技術要求,為人民幣“入籃”鋪路。SDR緣何讓中國如此之“拼”?

  “目前評價主要國際貨幣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是否列入SDR,一旦加入至少證明該貨幣的影響力得到官方認可。”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告訴中新社記者,儘管“入籃”不會對人民幣的實質使用帶來過多幫助,但對於提升其國際形象大有裨益。

  他進一步分析稱,打上SDR“標簽”相當於人民幣的無形資産大大增加,“這看起來是一個名分問題,但後面隱藏著許多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加入SDR將為其他國家實質使用人民幣提供參考,從而帶來許多業務機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亦持類似觀點。他坦言,SDR貨幣在國際貿易上的使用頻率不高,其使用意義確實在下降,但人民幣“入籃”的意義更多在於世界對中國的認可,以及對人民幣未來實現貿易投資結算、甚至作為他國央行外匯儲備功能的推動,“這將對人民幣的下一步國際化進程起到促進作用。”

  不過,“入籃”並不意味著人民幣一勞永逸地實現國際化。德國商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周浩便表示,人民幣加入SDR是實現國際化的手段,標誌著中國新一輪金融改革的開始,“人民幣要想真正實現國際化,還需要繼續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提升監管能力、加強風險防範、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大力發展金融衍生品工具等。”(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