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寧夏鹽池:“五位一體”創新金融扶貧

  • 發佈時間:2015-11-28 07: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許淩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越是貧困地區,越是金融“盲區”。如何使金融杠桿發揮魔力,徹底改變過去“給錢給物,打卡到戶”的幫扶機制,使貧困群眾徹底脫貧致富?今年國務院扶貧辦再次肯定了寧夏鹽池政、銀、企、社、民“五位一體”聯合推動扶貧開發,創新實施“免擔保免抵押”的金融扶貧模式。

  “兩金”助圓致富夢

  鏡頭一:塞上初冬,鹽池縣古峰莊村村民吳佩軍一大早起來忙個不停,給300隻羊添水喂料。這戶老少三代八口之家,已得到各種扶貧貸款21萬元,去年收益十幾萬元,蓋起了6間大瓦房,還買了輛皮卡車。

  荒漠戈壁深處的鹽池縣,在西北名氣不小:一是窮出了名,二是特産灘羊國內聞名。這裡十年九旱,生態條件惡劣,種糧難以填飽肚子。灘羊雖然好賣,可養殖的資金缺口太大。

  “扶貧幫扶,再幫扶,一抓就是十幾年。吳佩軍家能過上今天的日子,可以説是這麼多年我們村扶貧成果的縮影。”古峰莊村黨支部書記張玉東説。

  鹽池縣扶貧辦主任路關告訴記者,2006年,寧夏全面啟動國家“互助資金”扶貧工程,古峰莊村作為試點村,成立了互助社,國家撥付20萬元作為扶貧基金。

  2012年,寧夏又在西部率先實施“千村信貸”工程,即捆綁農、林、水等政府多部門的項目資金作為扶貧基金,以互助社出面擔保為基礎,10倍放大貸給農戶,許多貧困戶可得到幾萬元的扶貧貸款。

  “截至目前,全縣‘互助資金’總計撥出9660萬元,‘千村信貸’發放4.8億元,幫助不少貧困戶開始走上脫貧致富路。但是僅靠‘兩金’還不夠。”路關分析説,一是傳統機制不行。由於實行“給錢給物,打卡到戶”,一些村民懶得創業,拿到錢吃喝玩樂去了,幾年下來還是脫不了貧;二是扶貧款額度上不去,需要創新機制調動社會力量,整合金融渠道。

  “小額貸”備受青睞

  鏡頭二:鹽池縣古峰莊村村民魏春燕哼著小曲兒走進門來,這位26歲的年輕媳婦心裏高興得很!家裏今年除了近5萬元“兩金”救助款,還有5萬元小額貸和5萬元惠農卡,有了這15萬元發展資金,憑藉種十幾畝玉米,養180隻羊,年底有望收入10多萬元。

  為了滿足農戶更多的生産資金貸款需求,鹽池縣2013年創新實施“小額信貸”社區互助模式。

  貧困戶要致富,生産資金是剛性需求。其中有兩個瓶頸難以突破,一個是信譽擔保,另一個是財産抵押。

  “‘兩金’運作多年,最大的收穫是搭建了村互助社這個信譽平臺,保留了多年來互助金村民還款信譽記錄。縣裏惠民小額信貸公司看好這個平臺,就拿古峰莊村先做試點,創新運作小額貸聯保新機制。”古峰莊村黨支部書記張玉東説:“互助資金不再‘打卡到戶’,而是將這筆錢集中起來作為擔保資金,在對貧困戶免擔保免抵押的前提下,企業將放大10倍的貸款批發給互助社,由互助社向農戶發放貸款。兩年來,我們村的互助社已為331戶放貸1475.5萬元,戶均4.45萬元,是互助資金的9倍。”

  為什麼要以婦女名義辦理貸款手續呢?“一是考慮到婦女不僅留守在家的多,而且心細。同時還延長了‘兩金’的融資鏈,擴大了扶貧盲區。”張玉東説。

  小額貸的新模式,很快被多家龍頭企業看好。余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余聰説,鹽池灘羊名聲在外,可是在這裡建設高標準現代養殖基地,大戶好培訓,窮困戶、散戶難以管理,灘羊品質無法保證。借鑒小額貸運作模式,公司自去年開始,在“公司+基地+農戶”的基礎上,推行“公司+互助社(擔保)+農戶”扶貧模式,公司扶貧款發放採取每3至5大戶與1至2戶貧困戶聯保的機制,目前項目已覆蓋全縣19個互助社、560戶貧困社員,累計發放貸款8900萬元。

  “631”撬動金融聯動

  鏡頭三:接近下午1點,鹽池縣農村信用社副主任武佔強還沒吃上午飯。自從去年推出“扶農卡”金融扶貧業務,農戶都很歡迎。這不,他正率隊對全縣102個村進行回訪。他説,計劃每天回訪6個村,他們還得加把勁。

  “農村信用社長期以來金融業務比較單一,對應的無外乎是農資農肥等涉農項目。”鹽池縣農村信用社副主任武佔強介紹了“631”如何撬動金融系統的“三卡”聯動——

  信用社的“扶農卡”降低了貸款門檻。“小額貸款公司看好互助社信譽平臺,企業也大膽操作小額貸,金融業不可能袖手旁觀,金融扶貧是我們最好的資金下沉的出路。”武佔強告訴記者,農村信用社創新“631”授信系統模式,向貧困戶發放“扶農卡”,即把過去信用度在授信評估中的比重由原來的10%提高到60%,家庭收入情況佔30%,另外10%是基本情況。這大大降低了貧困戶的貸款門檻。

  “富農卡”創新授信等級。黃河銀行在“631”基礎上,創新性建立ABC評級授信制度,即通過村互助社、縣扶貧辦、鄉信用社和縣信用聯社“四級評審”,張榜公佈誠信等級,A、B、C級貸款額度分別為5萬至10萬元、2萬至5萬元和2萬元以下,目前“富農卡”已成為“一次核定、隨用隨貸、餘額控制、週轉使用、利率優惠”的高端扶貧金融産品。

  農業銀行的“惠農卡”建立“1+2+X”的管理機制。“1”即依託縣金融創新領導小組,“2”是充分發揮縣互助資金管理中心和各村互助社的支點作用,“X”是搭建政銀企聯席會議平臺。

  鹽池縣縣長戴培吉説,他們以縣、鄉、村互助社(中心)評級授信為平臺,資金捆綁,金融聯動,初步形成了政、銀、企、社、民聯合推動“五位一體”的扶貧開發新格局。2014年以來,累計撬動金融機構信貸資金28.7億元,今年1月至10月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0.4億元,受益貧困戶逾2.9萬戶。

  如何實現扶貧工作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鹽池縣扶貧工作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是他們大膽地在扶貧理念、資源整合和運作模式等方面銳意創新的結果。”吳忠市委書記趙永清説:“前不久,鹽池縣政府財政還拿出2000萬元,龍頭企業也入股8000萬元,成立了鹽池融鹽扶貧信用擔保公司。這1億元的擔保基金將撬動銀行10億元的信貸資金。”(經濟日報記者 許 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