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研富翁”的夢想還是要有的

  • 發佈時間:2015-11-27 01:31:1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網報道,我國去年共受理髮明專利92.8萬件,申請量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但在專利申請量創新高背後,是轉化率低、週期長的嚴峻現實。尤其是集聚大量人才、積累海量成果的高校,大量成果在實驗室沉睡,老師對産業化積極性不高。

  專利是高校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成果産出形式,如何真正提升高校的專利産出品質和水準、促進高校的專利技術轉移,不僅關乎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的建設,也直接關係國家自主智慧財産權戰略的實施。也正因為如此,“一批高校老師有可能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成為百萬、千萬富翁”的觀點,在讓人吃驚之餘也充滿了無限遐想:這樣的好事,作為高校教師怎能不嚮往呢?又怎會不追逐呢?

  不過,尷尬的現實告訴我們,“申請項目、科研創新、發表論文、評聘職稱、繼續申請項目”的科研迴圈缺少成果轉化環節,讓不少教師與“科研富翁”絕緣,甚至連這樣的夢想也不敢有。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認為,不是老師不願意去做“科研富翁”,而是當下的體制和機制妨礙教師成為“科研富翁”,甚至一些政策是在阻止而非指引教師成為“科研富翁”。

  儘管我國高校有效專利擁有量增長迅速,但遺憾的是,專利維持時間短。北京大學智慧財産權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高校有效專利僅為總量的35%,專利的平均年限為3.5年,這表明高校專利運用能力相對較低。直白地説,就是轉化率低,不少專利沒有被有效地加以利用,甚至是“一齣生”就面臨被遺忘的命運。這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專利制度作用的正常發揮,制約著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更阻撓著“科研富翁”的誕生。

  惟有科研體制和機制的改變,才能給力“科研富翁”,否則,在製造更多“睡眠專利”的同時,也讓“科研富翁”僅僅是一種幻想而非理想。眾所週知,我國高校多采取以數量統計為依據的考核方法,是以量化指標為基礎的,對專利的考核同樣如此;加上科研評價體系不完善、不科學,很多教師申請專利只是為了評職稱或者是為了課題驗收等,最終造成了“重研發,輕轉化”“重論文,輕專利”等傾向。還有的專利僅作少許改變就變身新專利,或者用一樣的方法,只是改一種元素就成新專利,為發明而專利的邏輯明顯可見。儘管對於專利權人來説,不能通過市場獲得收益的專利是毫無價值的,專利權人不從市場角度考慮而做出的專利行為更是毫無意義的,但對高校的科研人員來説,看重的可能僅僅是職稱評價中的“專利證書”的分量吧?

  站在科技創新的立場上,建立以品質為導向的專利評審和指標考核體系,完善專利激勵機制,聯合各方推進專利技術的成果轉化,實現高校及科研人員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在為高校在競爭中贏得資源的同時,才能打造可能的“科研富翁”産生土壤。

  專利的轉化是一項系統性、社會化工程,不是所有的科研人員都有精力、能力和意願來完成從技術研發到申請專利並轉化的漫長過程。在這個鏈條中所潛藏的諸多風險,也不是科研人員所能獨自承擔的。這就要求成立專門的技術轉移轉化機構,提供成果篩選評估、交易轉讓、孵化培育、組建企業等一條龍專業服務。簡單地説就是,從政策和機制上應積極鼓勵協同創新,把企業、技術仲介機構、高校、政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共振共頻的專利保護和利用體系。

  “科研富翁”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但這需要深層次的變革,需要協同推動,單單非議高校教師是不科學的,也是一種無形的遮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