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扶貧 投錢務求更精準

  • 發佈時間:2015-11-26 07:5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王觀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核心,但金融扶貧又不同於財政補貼,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金融扶貧怎樣兼顧履行社會責任和金融可持續性原則?怎樣真正激活貧困地區內在發展潛能?如何推動形成更為科學有效的金融扶貧機制?本報記者近日走訪河南、湖南等地調研金融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扶持誰

  確保“精準滴灌”,讓金融更好地服務於有需要的人

  “我老伴臥病在床十幾年,家裏的錢全都用來看病了。”湖南省永順縣松柏鎮的黃祥龍今年64歲,十幾年來,家裏收入的唯一來源就是僅有的4畝地,每年不到5000塊維持著五口人的生活,經濟狀況十分不好。去年,松柏鎮溪州米業合作社理事長鄧宇找到了他,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希望。

  “之前自己種地,一斤只能賣1塊4,現在加入合作社一斤可以賣到2塊6了,一年可以有7000多塊,特別感謝他們。”黃祥龍説。鄧宇找到黃祥龍並不是巧合。永順縣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去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村195個,貧困人口147780人。即便是這樣貧困的山區,像黃祥龍這樣的貧困戶也是村民一起“選”出來的。

  “在貧困人口中,確實有一部分是殘疾、長期臥病在床沒有工作或勞動能力的,在想辦法為他們解決困難的同時,也要重視有生産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的需求,確保讓金融更好地服務有需要的人。”人民銀行沈丘縣支行行長邢愛堂説。

  河南省沈丘縣付井鎮郭崗村村民週三超,養牛已經很多年了,由於沒有抵押物、擔保物用來申請貸款,一直局限于養一兩頭,無法擴大養殖規模。

  去年,當地人行組織小額信貸産品進村入戶宣傳活動。郵儲銀行一款産品引起了他的興趣:利率低,手續簡便,專門為貧困戶設計,貸款數額也合心意。於是他按照要求遞交身份證明、村貧困證明等材料,僅僅過了7天,5萬元就打到了他卡上。

  “當時我們來村子裏宣傳,讓村幹部把村子裏養殖戶、種植戶、做小買賣的村民都叫來了。”郵政儲蓄銀行沈丘縣支行信貸科負責人王紅霞告訴記者,這樣只要有生産需求的村民都有機會申請貸款。

  誰來扶

  加強協調聯動,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等充分發揮力量

  金融扶貧的主要陣地在縣域,有很多是在高寒山區、石漠化地區、地質災害多發區,點多面廣、交通不便,企業要在貧困地區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援,但在這類地區開展業務,金融機構又面臨成本高、收益低、風險大等難題。

  河南蘭考,就探索出了一種政府、銀行、企業“三位一體”的扶貧模式。用河南省坤盛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擁軍的話説,就是在貧困戶得到精準扶貧的同時,銀行資金有保障,企業能發展,政府資金也沒有流失。

  企業幫扶一般是雇傭農戶到企業勞動。坤盛公司的做法有些不同,用一種特殊形式將企業、基地、合作社和農戶聯繫到一起:公司負責從基地引進種羊,由合作社來運作,貧困戶無需擔保即可簽合同領養,合作社幫貧困戶飼養、繁殖和銷售。

  比如,農戶領養了20隻羊,由政府和基層部門替農戶付給企業3萬元押金,一年後可以産出50多個羊羔,只需返還15隻,剩下的都歸農戶所有,押金也全部退還。更重要的是,農戶養羊是統一品種、技術配方,不僅在飼養過程中有人指導,還會集中回收銷售,“這就保證了讓農戶不擔心飼養困難,不擔心銷路問題,企業在幫扶中也得到了貸款支援、實現發展。”蔡擁軍説。

  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創新推出了貨幣信貸“1+N”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央行“1”的引導作用,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打好政策組合拳,同時,匯聚扶貧政策、財政激勵等配套政策的“N”,來引導産業和企業到貧困地區扶貧開發。比如,對考核達標的縣域農行“三農金融事業部”實行比農業銀行低兩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對“兩民”企業貸款貼息申請進行優先審核、快速審批。截至9月末,全州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301.15億元,高於去年同期21.27個百分點。

  怎麼扶

  積極探索創新,除直接補貼外,還通過合作社、村集體間接幫扶

  資金跟著扶貧對象走、扶貧對象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産業項目走和産業項目跟著市場走——這是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制定的“四跟四走”精準扶貧思路。

  貧困山區居民大多文化素質不高,如果只是簡單地把扶貧資金交給村民,讓他們靠自身力量發家致富確實有難度。為解決這一問題,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推出“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貸款方式,推動農業産業化發展,同時積極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這也是讓金融扶貧模式更加多樣化。”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行長王君説。

  在花垣縣十八洞村,記者調查了一種“龍頭企業+貧困戶合作社+村集體”的扶貧模式: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組建成立花垣縣十八洞村苗漢子果業有限公司,農戶和村委會以扶貧資金入股果業公司,分別佔39%和10%的股份,有效解決單戶種植失敗率高、銷路困難等問題,帶動十八洞村225戶938人共同發展。

  建設基地,錢從哪來?獼猴桃基地負責人石志剛介紹説,整個項目總投資1600萬元,企業自籌600萬元,缺口資金1000萬元,“多虧了當地人民銀行大力支援,讓公司與華融湘江銀行順利對接,解決了資金困難。”

  這樣一來,金融機構就把思考如何服務各個貧困戶,轉變成服務一個大的合作社、大公司,不僅方便提供金融服務,也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把資金用在了刀刃上。

  當然,相比于財政補貼,金融扶貧要兼顧商業化和可持續性,在某種程度上會有一些“缺陷”。比如,一些地方提供的貸款數額無法滿足需求。胡志濤是河南淮濱縣宋營村村民,養豬已經五六年了,自從縣郵政儲蓄銀行推廣小額貼息貸款以來,他已多次申請到貸款,但每次只能申請5萬元,顯然並不能完全滿足需要。

  “養1頭豬要2000塊,10頭就要2萬塊,雖然拿到了貸款,但有時還得借高利貸短期應急。”胡志濤説,但他從來沒拖欠過銀行貸款,因為他知道信用很重要,“不及時還就可能再也借不到了。”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26日06 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