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跳開仲介買賣房屋,靠譜嗎

  • 發佈時間:2015-11-26 03:29:28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趙翰露

  當下的房産仲介行業可謂一片混戰。近期,一家名叫“房多多”的仲介宣稱,通過其平臺可以“直約”業主。也就是説,如果雙方滿意,完全可以跳開仲介,直接交易。在這之前,也有不少網際網路仲介以遠低於行業通行2%的價格收取仲介費。

  “直約業主”節省仲介費

  記者在“房多多”平臺上體驗了一把,預約到一位業主。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先挑房源,然後可以選擇“直約業主”,也可以選擇佣金不等的各級經紀人。記者選擇“直約業主”,並通過軟體直接給業主王先生撥打電話,雙方的電話號碼都沒有顯示出來。與業主約好時間後,記者直接到府看房,中間除網站來電確認看房需求外,沒有任何經紀人介入。

  王先生透露,自己同時在好幾家仲介機構掛牌,與其中某家還簽了獨家合約,“如果你趕在年底成交,我們就通過那家來交易;如果你可以等一段時間,到明年初成交,就不用仲介費了。”他的這套房600萬元,如果“直約業主”交易,雙方可節省30萬元仲介費。

  當下的仲介市場,低於2%佣金的仲介比比皆是。目前,該行業對仲介收費標準沒有硬性規定,1%、0.5%,乃至上述平臺“直約業主”的做法,都合法合規。網上還有一個“互助賣房”公益平臺,業主可直接把房子上去掛牌,購房者可自行挑選,看中後雙方即可成交,不産生任何費用。

  仲介服務價值體現在哪兒

  種種新模式的出現,都是瞄準房地産交易的一個“痛點”:仲介費太高。早年,總房價100萬元,仲介機構對上下家各收1%佣金,2萬元的費用,多數購房者尚覺得合理。如今,房價動輒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元,2%的佣金就是數十萬元。“我就不理解,仲介不就是帶我看了幾套房子,憑什麼收那麼多錢?”購房者李小姐説。

  按照通行模式,房産仲介主要提供的服務包括資訊搜尋、資訊匹配、帶看、議價撮合、過戶手續代辦等,一些大的機構還承擔風險背書。

  率先靠低佣金打開市場的“愛屋吉屋”就認為,在資訊服務上,可通過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大幅縮減成本。像“互助賣房”這樣的公益平臺,每天也能吸引不少業主,掛牌自己的房子,購房者關注其微網志微信,就能看到房源資訊。

  風險背書的成本似乎也能被壓縮到最低。比如“房多多”平臺確保房源真實性,如果後續交易雙方要用到資金監管等風險擔保服務的,服務費顯示為“2999元起”。

  仲介行業可提高準入門檻

  按照“互助賣房”負責人的説法,目前交易中心的各類服務非常成熟,合同範本也可在官網下載,只要買賣雙方付出一定的時間精力,完全可以自行成交,但多數業主和購房者還是會首選正規的仲介機構。

  王先生告訴記者,通過“直約業主”來看房的人有,但不多,“年紀大的還是相信仲介門店”。無論是“房多多”還是“互助賣房”,上面的房源數量,尚不能與鏈家、中原等大機構相提並論。

  “仲介費用已放開,無論是2%,還是1%,甚至不收取,都是可以的。”上海市房地産經紀行業協會秘書長聶錦泉説,仲介企業也可通過規模效應,或是其他方面的經營收入,來降低成本。如果仲介一味打價格戰,降低佣金乃至不收費,服務品質恐怕會下降,服務內容會縮水。

  歸根結底,人們需要的是仲介服務帶來的省心和安全。“一些重品牌、重誠信的老牌仲介能做起來,還是靠其專業優勢。”聶錦泉説。他認為,仲介行業可以效倣國外,提高準入門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