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中:跨境支付業務成我國信用卡業務新“藍海”
- 發佈時間:2015-11-25 19:13: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以大數據、“網際網路+”、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實現了蓬勃發展,並迅速向各個産業領域滲透、融合,不斷重構産業形態及價值鏈條。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與信用卡的結合,使人們通過移動終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境內境外、線上線下交易成為可能,消費時間碎片化、空間全球化的趨勢愈加明顯,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前景廣闊。
同日益白熱化競爭的境內支付市場相比,信用卡跨境支付市場成為商業銀行競逐的新“藍海”,是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新的增長點,也是破解信用卡業務收入增長瓶頸的重要契機。隨著全球貿易一體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迅速推進,收益水準高、競爭尚不充分的信用卡跨境支付已經風生水起,一輪發展大潮和創新浪潮就要到來。2014年銀行卡組織數據顯示,信用卡跨境交易額約佔我國遊客境外消費的35%,佔據了跨境支付業務的主要地位,未來仍將扮演引領市場趨勢的主導者角色。2014年五家大型銀行以及招商、中信、民生八家商業銀行通過銀聯、萬事達、維薩三個組織的信用卡跨境支付交易額達到了29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26%。其中,中國銀行交易額達到了562億元,同比增長24%,市場份額和同比增幅在同業中名列前茅。
?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重要機遇顯現
伴隨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國企業和個人“走出去”步伐加快,為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發展提供了政策紅利。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統計,2014年末,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以及第六大外匯交易貨幣。隨著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地位的提高,人民幣跨境使用活躍度持續走高,跨境人民幣支付交易量快速增長。2014 年,中國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量5.32 萬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內地跨境人民幣結算量2.52萬億元,市場份額居第一。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代表的新型區域合作,以及“亞投行”為代表的新型區域金融機構作為推動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將對全球經濟格局及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産生深遠影響,並持續為人民幣“走出去”提供新的動力。
全球貿易一體化與消費升級驅動,使得跨境消費風生水起,為跨境支付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動力面臨轉換,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越來越大。2014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1.2%,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消費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2014年我國每人平均GDP達到了7593.88美元,已進入中上等國家行列。居民消費快速向時尚、娛樂、旅遊、教育、社交等更高層級轉變,跨境消費已成為國人消費升級的重要轉向。以跨境旅遊為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市場與第一大出境旅遊消費國,《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5》顯示,2014年全年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07億人次,同比增長19.49%,預計2015年境外消費額將達到1550億美元。我國出境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為商業銀行跨境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網際網路金融技術革命方興未艾,為“隨時隨地隨心”的信用卡全球支付提供了技術保障。近年來,“網際網路+外貿”形成的跨境電子商務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新機遇。《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4)》顯示,2014 年,我國跨境網路零售交易額達到718 億美元,同比增長44%。其中,進口網路零售額約為206億美元,同比增長60%;出口網路零售額約為512 億美元,同比增長40%。預計2018年我國消費者跨境網購交易額將達到1600億美元。
同時,以大數據、“網際網路+”、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實現了蓬勃發展,並迅速向各個産業領域滲透、融合,不斷重構産業形態及價值鏈條。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與信用卡的結合,使人們通過移動終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境內境外、線上線下交易成為可能,消費時間碎片化、空間全球化的趨勢愈加明顯,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前景廣闊。同時,在支付數字化時代全面開啟的背景下,虛擬支付、線上支付、近場支付、雲支付的大發展,以及Apple Pay、數字錢包、微信紅包的橫空出世,為信用卡業務創造了更多技術自由,生成了更多服務觸點。
信用卡跨境支付呈現出新特點
根據結售匯的方向不同,信用卡跨境支付可分為境內卡在境外支付的購匯支付和境外卡在境內支付的收匯支付兩類,分別對應信用卡業務的國際卡發卡和外卡收單兩類業務(一般來説,商業銀行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為狹義概念,僅指境內卡在境外使用的購匯支付業務)。從跨境消費場景上,又可分為線下近場支付和線上遠場支付。隨著出境居民規模的不斷壯大,我國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規模增長迅速,特別是我國居民通過跨境電商海淘購物的消費習慣正在養成,線上信用卡跨境支付增長潛力巨大,並呈現出新特點。
換上安全 “芯”,步入國際支付安全的大門。安全性是商業銀行開展信用卡跨境支付的第一要務,支付賬戶的資金安全以及客戶的資訊安全是跨境支付業務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的蓬勃發展應從磁條卡換“芯”開始。2013年以前我國商業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幾乎全部都是磁條卡,由於磁條卡容易被複製,安全隱患較大,磁條卡被不法分子複製,在國外盜刷的案件時有發生,極大減少了國人跨境刷卡消費和線上支付的積極性。與磁條卡相比,晶片卡使用了加密的微處理晶片保護卡片資訊,能有效防止盜刷,打消了持卡人境外刷卡的安全顧慮。2013年,針對出境客戶日益強烈的安全支付需求,中國銀行在國內率先推出全幣種國際晶片卡,採用國際通用EMV晶片標準,並首推免收貨幣兌換手續費及全球交易人民幣記賬服務,深受出境客戶喜愛。隨後,同業紛紛跟進推出國際晶片卡,有效提升了支付安全,奠定了信用卡跨境支付基礎。
跟上“海外遊”的腳步,信用卡跨境支付全面提速。近年來,中國遊客的掃貨足跡開始遍佈世界各地,採購商品也從最開始的奶粉、奢侈品、化粧品,擴大到紙尿褲、電飯煲、枕頭等産品。2015年,春節期間,45萬國人在日本消費了近60億元人民幣,日本的衛浴設施、電飯煲等被一搶而空,預計今年消費額將繼續提升。《2014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中國出境遊每人平均境外購物消費632美元,為全球最高。在持續升溫的海外購物帶動下,信用卡跨境支付交易規模快速攀升。2012-2014年我國境內信用卡跨境交易額年均增幅超過20%,報告預計2015年信用卡跨境交易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隨之,各商業銀行開始調整信用卡業務策略,將重心轉向跨境業務,並積極嘗試通過信用卡刷卡優惠活動反向促進持卡人跨境購物。例如,中國銀行自2013年開始為出境消費人群全面打造了“精彩系列”主題行銷活動,推出了“精彩日韓”、“精彩歐美加”等活動,有效促進了信用卡跨境消費額增長。據中國銀行統計,港澳臺地區依然是我國線下跨境支付的主要使用地,目前增長趨於平緩;日本、南韓成為今年最受國人偏愛的跨境消費目的地,跨境支付規模保持60%增長速度;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新加坡等地跨境消費額也保持了較快增長。
“海淘”大軍迅速壯大,商業銀行各顯其能。所謂“海淘”,是指消費者通過網際網路直接到海外購物網站,支付外幣、購買商品,並郵寄回國的過程。隨著跨境支付業務的日益普及,“海淘”大軍迅速壯大,已逐步成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尼爾森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海淘”客戶規模已超過2000萬人。易觀智庫預測2018年我國“海淘”人數規模將超過3560萬人。“海淘”盛行首先得益於跨境電子商務,其次得益於信用卡跨境支付功能的全面普及。“海淘”開闢了商業銀行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的新戰場,面對增長潛力巨大的線上跨境支付市場,商業銀行各顯其能,用盡渾身解數。例如中國銀行全力打造“中銀海淘”,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推出“愛購海淘”、“非常海購”,建設銀行和中信銀行也針對海淘客戶開展優惠活動。
未來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面臨的新挑戰
第三方支付加入,跨境支付市場參與主體日漸多元化。2013年3月,外匯管理局印發了《關於開展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允許北京、上海、浙江、重慶、深圳5個試點地區支付機構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並批復首批17家支付機構開展業務。2014年4月增發了北京5家支付機構跨境支付牌照。2015年1月外匯管理局印發《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將業務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全國,並單筆交易金額上限由1萬美元提高至5萬美元。自此第三方支付機構在貨物貿易、留學教育、航空機票和酒店住宿等領域開展跨境支付全面放開。截至2014年末,試點機構共辦理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收支17.2億美元,結售匯18.3億美元。
第三方支付機構依託商業銀行提供的集中結售匯、跨境匯款等支付渠道,通過更加簡便快捷的前端服務界面,為境內外消費者提供前端跨境支付業務,是商業銀行跨境結算服務分工外部化的一種體現。但同時,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商業銀行之前嵌入了線上交易,成為交易資訊流和資金流的優先入口,致使商業銀行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直接面對客戶的機會,儘管客觀上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選擇和支付體驗,但對商業銀行跨境支付業務産生了一定衝擊。
消費者對跨境支付服務平臺化和增值化的要求強烈,跨境支付業務平臺運營水準亟待提升。隨著我國跨境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單純的支付結算功能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對實時貨幣轉換清算、匯率風險規避、境外消費貸款、轉運代理、退稅清算,甚至出境簽證、酒店預訂、票務預訂、物流跟蹤等平臺化和增值化服務需求強烈,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需求不斷向“深水區”挺進。客戶需求的不斷深化對商業銀行跨境支付業務的平臺化運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日有商業銀行宣佈將推出國內首個跨境人民幣支付平臺,通過接入支付寶、銀聯商務等三方支付機構,向消費者提供全流程、全幣種、全線上的跨境支付服務。此外借助信用卡的多觸角,打通境內外兩個市場,開展深度跨界融合,打造安全、便捷的支付增值服務圈,也逐步成為商業銀行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的標配。
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拓展路徑
加快跨境産品研發,打造特色跨境信用卡體系。産品是業務拓展的突破口,信用卡跨境支付業務創新需要針對商旅、留學、海淘三大跨境客群,打造專屬性強、特色突出、權益豐富的信用卡跨境支付産品體系。比如,作為最早發行信用卡和跨境信用卡的中國銀行,多年來一直努力打造特色突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跨境産品體系。早在1988年就推出國內首張專為出境客戶設計的長城國際卡,2011年量身打造長城環球通信用卡,首創“全球交易,人民幣記賬”,2013年又率先推出“全幣種國際晶片卡”,有效提升境外支付安全,並免除貨幣兌換費,2014年針對留學生推出減免境外ATM取現手續費的長城國際卓雋卡,為順應網際網路移動支付發展,中國銀行在同電信運營商聯合推出通訊SIM卡模式的手機支付信用卡基礎上,又攜手中國銀聯和萬事達,推出基於HCE(主機卡模擬)技術的長城雲閃付信用卡,支援持卡人到境外68個國家、近300萬商戶的刷手機支付,再次引領移動支付新體驗。
打造海內外一體、線上線下融合的跨境增值服務體系。由於在跨境消費中存在語言認知和消費習慣等障礙,消費者在進行跨境支付時,難免會心存畏懼。以消費支付為核心,加強跨界合作,不斷延伸跨境周邊服務範圍,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跨境增值服務,能夠有效消除持卡人畏懼,提升跨境消費支付意願。商業銀行應充分發揮海內外機構優勢,整合內外部資源,搭建全球優惠商戶網路,為客戶提供範圍更廣、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的優惠服務。例如,將國內積分和海外積分打通,建立積分全球兌換機制,並借助商業官網、APP、微信等新型渠道力量,開放多渠道線上交易和服務入口,全方位為客戶提供海內外一體,線上線下融合的增值服務,牢牢鎖定客戶。
制定差異化的行銷策略,持續開展系列跨境行銷活動。針對內地居民出境的頻度、密度、結構、節奏制定差異化的行銷策略,結合不同渠道推薦出差異化的跨境信用卡産品和優惠方案,對提升跨境支付業務有著重要意義。以中國銀行的“精彩日韓”活動為例,客戶首先可享受跨境基礎返現5%,其次還可享受8%的疊加返現,最後如果客戶使用的是中行全幣種國際晶片卡還可享受5%的産品返現,為客戶境外消費以實在的優惠和真正的便利,提升了品牌號召力,促進跨境消費額持續提升。
重視提升客戶跨境服務體驗,增強客戶的品牌粘性。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跨境支付市場,努力提升客戶綜合跨境服務體驗成為商業銀行打造核心競爭優勢的關鍵。商業銀行應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內部流程優化、外部資源整合,不斷提升跨境客戶服務體驗。一方面,建立統一化視圖的客戶管理平臺,為客戶提供全球統一視角下的特定化、差異化關懷。比如,在客戶出境前,主動發送增額邀請;當客戶不慎遺失行李及卡片後,及時將現金送至客戶手中等。另一方面,認真研究客戶跨境過程中所關注的各項服務領域,整合外部資源,為客戶提供全方位跨境服務體驗。比如,中國銀行提供了南韓購物退稅服務,持卡人在南韓購物後,可到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直接申請退稅。
加大對海淘客戶的行銷力度。“海淘”市場是信用卡跨境業務增長最為迅猛的子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業務增長潛力巨大,是商業銀行實現跨境金融戰略的新抓手,商業銀行應加大對海淘客戶的行銷力度。一是通過與知名境外商戶、海購平臺、轉運公司等深入合作,為海淘族提供專享優惠和增值服務。如使用中行信用卡在亞馬遜等40家境外購物網站海淘可享受返現5%。二是為客戶精選服務品質優良、具備中文服務能力的知名轉運公司,並提供獨家優惠。三是為海淘客戶制定特殊爭議處理流程,最大限度和最快速度保護海淘客戶的合法權益,使海淘體驗更加安全、放心。(作者胡浩中係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銀行卡中心總經理、中國銀行業協會銀行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本文原載于《中國銀行業》雜誌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