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整合技術和市場優勢推動産業突破

  • 發佈時間:2015-11-25 07: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袁勇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機器人産業正迎來飛速發展階段,同時也面臨國內外諸多挑戰。機器人産業發展的瓶頸在哪?如何突破?在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參展區,《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韓傑才。

  記者: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機器人産業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韓傑才:和中國很多其他産業類似,機器人産業國內市場巨大,這是我們的突出優勢。但是,從技術層面看,我國國産機器人産業依然以低端為主,上游的核心技術和發達國家企業特別是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安川電機和發那科這四大家族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産業佈局來看,我國機器人産業現在主要定位是做下游的整合整合,讓市場帶動我們往上游的核心技術端和利潤端發展,整個産業還處於散亂狀態。我國機器人産業發展還處於需要整合的過程。

  記者:國産機器人主要的技術瓶頸是什麼?

  韓傑才:主要的技術瓶頸是基礎零部件,譬如減速器、控制器等,這關係到響應速度、智慧化程度等關鍵功能。事實上,很多技術也可以與國際尖端技術媲美,比如那些獲得各種大獎的技術成果,研發難度大,技術含量高,但是這些技術沒有轉化成能夠投放市場的産品,原因在於我們整個産業發展不足,企業研發能力弱,導致其産業化成本完全沒有優勢;二是這些技術大都不是從市場和産品角度來研究的,不是市場可以直接接受的成果,從科研到産品之間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們往往就走不通。

  記者:對突破這一瓶頸,您有什麼建議?

  韓傑才:目前,我國的研發投入一般有兩部分,包括國家投入和企業投入。國家投入一般偏向長遠發展,比如五年、十年後的一些技術,而企業對技術的投入偏向於當下,是市場急需的,兩者投入的理念和需求不同。我們很多科研人員有個共同的感受,就是國家在科研層面的支援很給力,投入很大,而我國企業投入偏少。國家的大規模投入,使得我們擁有大量成果,但是由於企業投入偏少,因此研發成果的成熟度、對市場的響應度和社會的認可度還未達到理想狀態。國家應該出臺相應舉措,鼓勵企業增加投入。當國家和企業的投入相結合,科技成果轉化率將會大幅度提高。

  記者:您曾經提到,我國機器人産業需要進行很好的整合。您認為應該如何整合?

  韓傑才:整合的途徑可以分為市場端整合和技術端整合。一個産業能不能做好,需具備兩大要素,即市場和技術。市場端整合是根據市場需求發展進行整合,促進産業往上游發展;技術端整合是從上游往下游整合,讓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來做。從上游往下游整合,需要國家出臺更多政策扶持和做好産業規劃,從下游往上游的整合則需要建立更規範的市場準則,實現更為充分的市場競爭。這是兩個不同的模式,但是將兩個模式結合起來是最好的,既有市場優勢又有技術優勢的平臺,其整合能力是最強的。譬如,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既有30年來累積的技術端優勢,同時又有不斷強化的市場端優勢,創新、研發和産業形成有機結合在一起,這樣就給平臺以及技術試錯提供了充分的空間,在提升技術水準的同時又提升了市場整合能力。(經濟日報記者 袁 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