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企業開撕的開放悖論

  • 發佈時間:2015-11-25 07:39: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證券時報記者 張司南

  近日來,美團與支付寶間的是是非非被熱議。有網友爆料稱,美團針對開通支付寶支付的商家進行了一次“閃電行動”,要求地推人員每人負責兩家線下商家,撤掉支付寶的宣傳並要求商家停用支付寶,否則將會提高商家的抽成比例。這種強勢做法在網際網路圈子裏並不少見,擁有“開放、共用、自由”基因的網際網路是否離開放的屬性越來越遠?

  進入2015年,網際網路巨頭不斷掀起貼身肉搏戰。從微信與支付寶如火如荼的紅包大戰,到網易雲音樂、蝦米以及天天動聽被禁止分享到朋友圈與微信好友,再到表單管理創業項目麥克被微信全站封殺。

  事實上,巨頭博弈下網際網路開放性漸行漸遠的現象早在2008年就已經出現。當時,淘寶遮罩了百度的連結,作為中國最常用的搜索引擎,百度卻搜索不到淘寶店舖。除了阿裏外,依仗擁有海量用戶的QQ,騰訊禁止對手捆綁安裝。百度與360也曾針對雙方安全軟體卸載與遮罩引發過口水仗。此外,互相封鎖的戲碼在電商領域不斷上演。有不少品牌商家坦言,每年的“雙11”,商家都要面對阿裏與京東“二選一”的兩難局面。

  然而,網際網路“遠離開放”的案例並不只存在於中國。Twitter曾經切斷超過10萬用戶的第三方應用程式介面。諷刺的是,當Twitter作為第三方應用申請接入Facebook時也遭到拒絕。就連最具有開放精神的谷歌也被曝光其Android協議中存在排斥開放性原則的條款。

  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巨頭都是“網際網路開放性”的倡導者,也都在早期以開放性之名,圈住一大批用戶、開發者與第三方。待這些因素的基數積累到足夠大時,巨頭們就開始封閉起來,搭建自己的生態圈與商業體系。因為它們意識到,每一個不開放的環節都可以為之帶來可觀的利益,都可以成為交換與攫取資源的籌碼。

  其實,對於一大波“遮罩”的襲來,最受損的是網路用戶。本來平時很方便使用的功能,僅僅因為平臺出於利益的考慮就被“遮罩”了事,用戶體驗在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遊戲規則中被忽視。就拿“雙11”來説,無端陷入“貓狗大戰”中卻缺乏話語權的小商家,更是成為電商巨頭爭奪戰中“最受傷”的群體。而BAT、谷歌等巨頭與開發者及第三方,更像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簡單的操作就可以主宰服務商與創業團隊的生死。

  自網際網路誕生之日起,自由、共用、開放就是其最主要的基因,網際網路思維的核心則是用戶體驗。而網際網路巨頭們利益爭奪使網際網路開放性漸行漸遠。長遠來看,漠視用戶體驗,互相遮罩的做法不僅會導致兩敗俱傷,還會破壞網際網路市場良性的運作機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