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既要有園上 還要上得起

  • 發佈時間:2015-11-25 05:29: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教育部正在編制“十三五”規劃,其中一條就是要跟蹤、監測新生人口數量變化,科學規劃學前教育資源佈局。從“全面兩孩”政策落地到孩子要上幼兒園,大概還有5年的窗口期,發展學前教育必須抓緊時間,擴資源、調結構、建機制、提品質——

  11月24日,教育部發佈《教育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報告。報告指出,近5年來,尤其是2011年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對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從2009年至2014年,我國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2萬所,全國幼兒園總量增幅達到51.88%;班級數量增長了59.26%;幼兒園教職工新增近160萬人,專任教師數量增長了87.05%,保育員數量增長了59.75%。300多萬幼兒園教職工全員參加了國家和地方各級培訓。

  但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放開,學前教育怎樣保障公平公正?入園難如何解決?什麼樣的學前教育真正有益?這些問題再度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就上述問題《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的採訪。

  財政支援

  去年投入逾2048億元

  2009年,我國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僅為50.9%,到2014年,達到70.5%,提高了19.6個百分點,提前實現《教育規劃綱要》目標;2014年,全國在園幼兒達到4050.71萬人,比2009年增加52.41%,2014年在園幼兒的增量相當於前10年增量總和的兩倍,“入園難”得到有效緩解。

  “這要得益於國家財政的大幅投入。”教育部基礎二司司長鄭富芝介紹。5年來,各級政府對學前教育財政投入達4000億元,每年平均800億元,而《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前,每年僅有160億元。

  經費保障是學前教育發展最基本的條件保障。2010年至2014年,中央財政投入690多億元,帶動地方財政投入超過2000億元。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佔比從2010年的1.7%提高到2013年的3.5%。2014年全國學前教育經費總投入達到2048.76億元,是2009年的8.37倍。

  同時,《教育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大量新增學前教育資源以及教育部門辦園主要向農村傾斜。例如,2011年至2014年,全國新增幼兒園43131所,超過七成在鄉村和城鎮。

  挑戰加劇

  進入公辦園更難了

  雖然我國學前教育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入園難”仍然經常被提起。

  “我們常説的‘入園難’其實是入公辦園難。”《教育規劃綱要》學前教育專題評估組組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焱認為,當前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公益普惠”程度不高,質優價廉的公辦幼兒園數量明顯不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同時,我國學前教育區域差異顯著。相當多的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普惠性資源依然短缺,西部農村地區非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比例高達67%,“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尚未獲得普遍的、根本性的解決。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即將實施,剛剛有了起色的學前教育事業又將面臨挑戰。人口學專家、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統計學博士黃文政曾預測,“全面兩孩”每年帶來的新增人口在300萬到800萬之間,估計中值為500萬。

  這個數字已經接近我國每年新入園兒童的四成,對本就存在缺口的學前教育將造成極大壓力。尤其是在新增學前教育資源大幅向農村和西部地區傾斜的背景下,可以預計,局部地區“入園難”問題可能加劇,未來數年“上幼兒園”仍將是家庭教育的大事。

  抓緊時機

  支援普惠性幼兒園

  “全面兩孩”的入園問題已引起教育部與衛計委等相關部門的密切關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也對學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發展學前教育,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二是在部署“全面兩孩”政策時,要求提高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準。

  “目前教育部正在編制‘十三五’規劃,其中一條就是要跟蹤、監測新生人口數量變化,科學規劃學前教育資源佈局。”鄭富芝表示,“從‘全面兩孩’政策落地到孩子要上幼兒園,大概還有5年的窗口期,學前教育發展必須抓緊時間,擴資源、調結構、建機制、提品質”。

  這其中,最關鍵的是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當前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投入總體仍然過低。“2014年,我國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已經達到70.5%,但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2013年佔比僅為3.5%,遠低於7.73%的國際平均水準。”劉焱建議,持續穩定加大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性投入,把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佔比從2013年的3.5%至少提高到7%,使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佔比與當前我國學前三年教育的普及率以及2016年75%的目標相適應。

  劉焱説,當前以縣級財政為主的投入體制應適當上移,尤其是在不發達和欠發達地區,“以縣為主”的投入體制重心過低,縣級財政自給能力不足,難以維持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長期投入,造成大多數公辦幼兒園以及企事業單位、集體辦幼兒園缺乏必要的財政支援,幼兒園日常運轉主要靠收費,辦園條件普遍較差,家長負擔較重,教師工資待遇低。在這些地區,財政投入的重心要上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