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以開放引領國際競爭新優勢

  • 發佈時間:2015-11-24 21:29:4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曉 朱佳奕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語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五大發展理念,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描述了奮斗方向。用五大發展理念開拓商務發展新境界新格局的藍圖正在徐徐展開。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引領商務事業發展,正在成為各界共識和實踐。自今日起,本報特開設“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報道專欄,聚焦商務領域的新發展、新境界、新格局,反映商務系統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新探索、新舉措、新嘗試。

  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十二五”以來上海開放型經濟水準穩步提升,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繼續把開放優勢轉化為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牢固樹立開放發展的理念,加快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和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力爭打造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園區,並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國際貿易中心。

  繼續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

  據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介紹,“十二五”期間,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上海按照國家戰略部署,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推動內需與外需、出口與進口、“引進來”與“走出去”協調發展,全市的對外開放水準再上新臺階,並在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對外投資以及營商環境方面形成了四個新格局。“十三五”規劃建議強調,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牢固樹立開放發展的理念。尚玉英錶示,“十三五”時期,上海將按照中央的要求,突出“提能級、強功能、補短板”,緊緊圍繞國際貿易中心建設,聚焦價值鏈、投資鏈、消費鏈,夯實現代市場體系、貿易制度環境體系兩大支撐體系,率先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目前上海已確立“十三五”期間的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目標,即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國際貿易中心,基本形成規則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暢通高效的現代市場體系,基本形成與高標準的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

  據尚玉英介紹,為實現上述目標,上海將著力完成六項任務:一是著力建設開放創新的現代市場體系;二是著力建設國際消費城市;三是著力增強上海作為世界級口岸的貿易樞紐功能;四是著力加快“引進來”和“走出去”協調發展;五是著力增強上海作為全球城市的服務輻射功能;六是著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打造開放度最高的自貿試驗區

  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全新發展理念。上海自貿試驗區作為我國積極主動對外開放的先行者,堅持先行先試,努力在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體現了對五個發展理念的同向探索和追求。

  據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民介紹,“十三五”期間,上海自貿試驗區要圍繞“四個中心”建設,堅持先行先試,把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努力在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將上海自貿試驗區打造成為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園區。

  具體舉措包括:進一步深化企業年報公示制度,增加年報公示內容。在進一步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基礎上,在探索政府資訊共用和信用體系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方面爭取再推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如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能取消的許可事項一律取消,不能取消的要提高透明度,同時對取消許可證的領域和行業,建立完善相應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安排。打造網上政務大廳,形成“網上政務大廳+單一窗口+集中審批”的管理服務新機制等。

  未來五年,上海自貿試驗區還將以保稅區為先導,進一步探索“境內關外”的管理模式,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試點,拓展洋山海運和機場空運國際轉机集拼業務,進一步縮短通關時間,大幅降低通關費用,提高口岸通關效率。繼續推進亞太營運商計劃,加快園區企業和口岸貿易能級提升。加快第三方認證企業、藝術品交易企業等高端服務業集聚。積極推進離岸經濟和跨境業務發展。全面對接科創中心建設,努力構建最高效的“雙自”聯動機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