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電商“東風”飛速發展 中國快遞業仍有“成長煩惱”

  • 發佈時間:2015-11-24 17:43: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杭州11月24日電(記者張璇)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快遞業累計業務量已突破158億件。借助電商迅猛發展的“東風”,中國快遞業已成為經濟發展中的“黑馬”。然而在快速發展的外衣下,中國快遞業也有“成長煩惱”。

  近年來,因電商而興的中國快遞業陷入了“低價競爭”的困局。對電子商務的過度依賴導致其利潤稀薄、議價權低。“各大快遞企業都認同提升服務比搶蛋糕份額更重要,可真正進入商戰的時候,又是先搶了蛋糕再説。”菜鳥網路CEO童文紅説。

  有數據顯示,國內快遞巨頭“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和韻達)電商件的比重均很大。面對電商抱團壓價,一些快遞加盟網點為爭搶地盤和份額,不惜“虧本賺吆喝”。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快遞業陷入了“企業圍著商家轉、商家圍著低成本轉、消費者沒有話語權”的局面,而“微利化”經營導致服務難以提升。

  據了解,一些國際快遞巨頭除主營快遞服務外,還發展了包括庫存、運輸、配送、貨代及售貨服務等多項物流服務。以美國郵政快遞UPS為例,針對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提供不同方式的差異化服務。

  “我認為快遞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童文紅説。

  相比之下,中國快遞業資訊化普及率較低,一部分中小型物流企業還沒有建立起內部資訊平臺,也缺乏全行業統一的公共資訊服務平臺,很大程度上還在充當“跑腿”角色。

  同時,快遞行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性大,職業資格證持有率不高。“偷包”、“拆件”等事件屢有發生。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認為,國家雖然不強迫所有快遞從業者參加考試,但快遞企業的員工持證者應達到一定比例,未經培訓的快遞員是行業的安全隱患。

  運力不足也是制約該行業發展的一大瓶頸。“2014年,中國的快遞件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但中國航空企業現役的全貨機總數量約有100架,而美國僅聯邦快遞一家快遞企業的自有貨機就超過600架。”楊駿説。

  今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以“網際網路+”快遞為發展方向,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擴展服務網路惠及範圍,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快遞業要想發展到與國際快遞巨頭比肩的服務水準,仍有一段路要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