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資管或將成為商業地産未來發展的主流模式

  • 發佈時間:2015-11-24 07: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時代週報記者 伍谷戈 發自上海

  “如果只談住宅,你覺得房地産這個行業沒太大希望,早點休息了。但如果拓展到更廣泛意義上的商業、物流其他方面地産的話,增長空間還是很大的。”11月15日,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2015資産管理高峰論壇上表示。

  在本次論壇上,來自金融、地産、投資等領域的行業領袖和專家學者就“新常態下大資管時代的投資趨勢”這一主題展開探討。據介紹,近年商業地産發展較快主要源於兩點。首先,政府樓市調控促使房企轉型,加大了商業地産開發比重;其次,隨著中國城市化率的逐漸提高,第三産業所佔GDP的比重不斷在擴大,對商業地産的需求也進一步增加,這使得投資者將更多的資金投放到商業地産領域。

  在談及商業地産的投資價值時,與會專家表示,在新常態下大資管時代,商業地産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光大安石首席執行官潘穎認為,商業地産投資具有穩定性高的特點,其收益與風險能夠達到平衡。銀泰置地副總裁吳鏑認為,商業地産跟住宅地産有明顯的本質區別,是金融産品,從前期拿地,到過程運營,到最後退出,如果沒有長遠規劃的話,商業地産一定會做死。

  會上,內人士認為,未來商業地産發展有三大方向:第一,業態功能的體驗化;第二,運營機制的金融化。我國商業地産正在從追求短期市場化目標,轉向商業運營價值的長期金融化。商業物業具有金融屬性,對資本運作的要求非常高。商業地産在運營階段將轉向“資本和運營”,投資屬性更加突出。未來的商業地産項目將更加關注運營階段的投融資能力,具有較強投融資能力的商業地産項目才最具競爭實力;第三,退出渠道的證券化。目前商業地産的産業鏈還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尚沒有成熟的退出機制。未來我國核心商圈的商業地産項目將以持有型為主流,隨著我國房地産金融進一步的完善,資産證券化將會為商業地産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光大安石副總裁周頌明認為,地産金融模式或將會成為商業地産的發展趨勢,重資産將逐步向輕資産轉變。在新常態下大資管時代,商業地産具有較高的成長性。

  據了解,商業地産領域目前已經逐漸形成了三種主流的輕資産運作模式:以運營商為核心,投資機構作為財務投資人的類資管模式;以投資機構為核心,運營機構作為受託管理人的基金模式;集運營與投資為一體,運營機構同時作為投資管理人,打通投資建設、運營管理與投資退出整條産業鏈的模式。

  事實上,房地産基金的快速發展為房地産金融增加了新活力,以光大安石為例,作為光大控股旗下專注于中國房地産的私募股權公司,光大安石已成功開闢了地産基金與開發企業合作創新之道,並形成了資産證券化、境內外資本市場合作、輕資産服務、産融結合拿地等多條創新産品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