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業績承壓 海正輝瑞一年兩換CEO

  • 發佈時間:2015-11-24 01:00: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正輝瑞又換帥了,第二任CEO上任才四個月。日前,海正輝瑞CEO蔣世東的離職申請正式獲批,在今年上半年前任CEO肖衛紅離任後,蔣世東僅僅在海正輝瑞工作了4個月的時間。

  “肖衛紅的離職是因為海正輝瑞業績下滑,不能滿足當時對董事會的承諾。但蔣世東的離職是輝瑞方面認為其不稱職。”一位消息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今年海正輝瑞業績肯定會比去年大幅降低。

  不過,海正藥業給《經濟參考報》記者的回復中則表示,“蔣世東先生因自身尋求其他發展機會提出離職。我們將確保過渡期間公司運營的連續平穩。海正和輝瑞都一如既往地秉持對合資公司的承諾,並將繼續全力支援合資公司的業務。”

  蔣世東是輝瑞制藥的元老級人物,曾經在輝瑞中國公司、海外公司工作過22年。

  2012年9月,海正藥業與美國輝瑞制藥公司合資組建了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該合資企業面向中國和全球市場開發、生産和推廣包括品牌仿製藥在內的專利到期藥物。海正輝瑞總投資2.95億美元,海正藥業和輝瑞的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專利到期藥物包括品牌仿製藥,代表了全球醫藥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在中國品牌仿製藥佔本土藥品市場份額的70%。

  為什麼要創造海正輝瑞這樣一個模式,而且是中方佔大頭?輝瑞制藥中國區總經理吳曉濱和肖衛紅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是因為民族責任感,也符合輝瑞在中國的核心利益。因為這在輝瑞看來是沒有先例的。

  吳曉濱認為,中國要提升制藥工業的水準,為百姓提供價格合理、高品質、療效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藥品,這件事情還是應該由本土企業主導。“輝瑞通過合資的形式進入品牌仿製藥的領域,無論持股多少,都是一種贏。因為從外企近年來的努力來看,憑一己之力,在仿製藥領域難有建樹。”吳曉濱説。

  “求大同,存小異”是吳曉濱和浙江海正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白驊在合資問題上的大智慧。“合資企業做事需要多方協調,比輝瑞自己做要難很多,談判中經歷了很多磕磕絆絆。但現在我從海正輝瑞的進展中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什麼都值了。”在吳曉濱看來,中國高品質的製劑早晚會走向世界,希望在輝瑞的推動下,步子能走得快一點。

  作為合資企業,海正輝瑞剛開始的時候確實很爭氣。2013年,海正輝瑞實現營收43.19億元人民幣。2014年,海正輝瑞實現銷售收入49.51億元,凈利潤5.11億元。

  肖衛紅認為,海正輝瑞有兩大戰略,即本土化與國際化。就前者而言,海正的迅速崛起以及輝瑞在中國的開疆拓土均與本土化息息相關。按照肖衛紅的目標,海正輝瑞到2020年將實現營收超20億美元,銷售網路覆蓋全國95%的三甲醫院、90%的二級醫院和75%的一級醫院。此外,海正輝瑞在借力海正品牌實現更好本土化的同時,也將借助輝瑞在研發、生産、銷售上的全球經驗,實現海正輝瑞製劑産品的國際化。

  但是海正輝瑞好景不長在,2015年上半年業績出現了急劇下滑,營收14.54億元,凈利1.33億元。消息人士説,肖衛紅感到業績壓力過大,因此離職。海正藥業在其半年報中透露,由於輝瑞對海外原料藥工廠生産線進行技術改造,導致海正輝瑞原研産品特治星供貨不足、銷售收入減少。

  海正藥業今年的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45.11億元,同比下降5.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75.63萬元,同比下滑78.33%。此外,海正藥業已將2015年度經營目標調整為:主營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5%-10%,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合併數)較去年同期下降80%-100%。

  海正輝瑞相關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高層的變動並不影響合資公司業務的進行,海正輝瑞的業務一切正常。關於特治星缺貨的情況,輝瑞方面也在積極處理義大利工廠的事務,爭取儘早恢復供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