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百花齊放春滿園

  • 發佈時間:2015-11-23 10:29:17  來源:西藏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毛娜

  立足優勢,拉薩市各縣在凈土健康産業的這一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上走得怎樣呢?

  曲水縣:堅持生態農業、低碳農業、迴圈農業發展原則,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狠抓農業産業化經營、規模化運作,推動科學規劃管理、綠色種植技術、生態科學養殖技術、旅遊資源開發與市場行銷網路有機結合,逐步引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積極為農牧民搭建增收平臺。

  “食用菌工廠化能夠實現四季不間斷出菇,以現有規模,每天可生産2噸。實現日銷售收入2.4萬元,利潤1.2萬元。”位於曲水縣聶當鄉蔬菜園區的西藏澤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食用菌的生産銷售,不僅符合拉薩凈土健康産業的標準,實現了新品種的技術發展和推廣,更帶動了老百姓增收創收。

  “我們這裡的工人全是附近的農牧民,每人每月工資收入3000余元。”該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到目前為止,已解決100多位農牧民的就業問題。

  在哈日薩村,天合瓜果基地試種了鬱金香、油桃、櫻桃、香椿、葡萄等品種,並取得了成功。基地結合自身實際,開發了集旅遊觀光、採摘、農家樂、培訓、科研為一體的特色旅遊休閒農業。“基地裏産的都是無公害水果,一般西瓜剛出棚幾天就會全部賣完。”該瓜果基地的負責人説。

  南木鄉南木村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實施了村集體林下藏雞養殖示範項目。

  “曲水縣共有10萬多只藏雞,南木村的藏雞養殖合作社就佔了20%。我們這裡的藏雞蛋主要向拉薩市的各超市供應。”藏雞養殖合作社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整合林下資源,充分利用現有林地,打造南木村藏雞養殖專業村。

  而南木鄉政府則依託江村的區位和交通優勢積極引導和鼓勵群眾開展民俗體驗式旅遊服務。2011年6月,為進一步規範旅遊服務市場,增加農牧民收入,由南木鄉普布旺堆、歐珠等10位江村農牧民群眾發起,自籌資金80萬元,註冊成立了曲水縣南木鄉羌嘎賓敦旅遊服務合作社。

  “目前勞動力轉移就業66人,社員每人平均收入達1.7萬元。”該合作社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合作社成立後,還積極對當地農牧民開展了手工技能培訓。

  達孜縣:堅持以高起點、高標準,拓寬思路、更新觀念,努力在發展中帶動群眾參與、打造高原特色品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達孜縣現代農業園區位於邦堆鄉林阿村,地處拉薩河以北、拉林公路沿邊,具有良好的交通條件及優越的生産條件。目前,園區已建設1082棟高效日光溫室,無公害蔬菜基地和油桃種植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成。

  人參果和美國紅提種植項目從2013年3月24日開始實施,現有兩棟人參果溫室大棚,31棟美國紅提溫室大棚。該項目的實施,每人每天可獲得80元勞務費,有效解決了當地剩餘勞動力的安置問題,又能提高現金收入。

  “農業園區生産蔬菜、瓜果、花卉等,産量達350至500萬公斤,平均每棟溫室産值達1.5至2萬元。”達孜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説。

  在達孜縣工業園區,西藏聖信工貿有限公司自入園後,每年直接支付農牧民及合作組織原料收購資金上億元,年收購原羊毛1250噸,年支付農牧民及合作組織收購資金1250萬元。據預計,該公司每年可帶動2780戶11000余人戶均增收4500元,解決45人常年就業和50余名農牧民季節性就業。

  達孜縣雪鄉扎西崗村一組奶牛養殖合作社主要以優質奶牛養殖為主,養殖規模可達100頭。合作社通過優質奶牛養殖來帶動達孜縣雪鄉養殖戶逐步進行奶牛品種改良,進而帶動全鄉奶牛養殖業及相關畜牧業發展。

  林周縣:加強凈土健康産業發展組織規劃,“林周縣凈土産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名稱通過國家工商網核準。

  林周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將加快推進特色養殖業發展,“2016年將擁有3個奶牛基地,其中邊角林1個,斯曲亞瑪1個,卡孜1個。目前,奶牛基地養牛1000頭,預計到2016年將達到27400頭。”

  同時,該縣加大了邊林鄉設施農業園區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積極建設溫室大棚,計劃園區建設達到5000畝規模。加快推進人工種草,在南部六鄉一鎮種植青飼玉米、紫花苜蓿、箭舌豌豆等達到4萬畝的目標已經完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