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結構性改革述評:搞活微觀激發活力和潛能

  • 發佈時間:2015-11-23 09:29: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在研究經濟結構性改革時提出微觀政策要活,從而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潛能,營造寬鬆的市場經營和投資環境。

  企業是感受市場冷暖最敏感的末端神經。能否進一步釋放企業的活力和潛能,關乎經濟發展的速度和品質,也關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産業轉型升級的成敗。

  經濟增長新動力正在形成

  在新聞媒體工作多年的吳鵬,被創業大潮吸引,今年初辭去了工作,開始利用微店創辦自己的甜品品牌,正式加入了創業大軍。

  去年以來,為推動創業創新,國家出臺了大量的政策措施,點燃了更多的創新熱情,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大的新動力。隨著市場準入門檻不斷降低,開辦企業不再是件難事。工商總局的數據顯示,1至9月全國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16萬戶,特別是4月以來新登記企業數量連續6個月保持高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日前表示,深化改革正在釋放全社會發展動力。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相繼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國務院相繼取消和下放了大量行政審批事項,全面取消和劃轉了所有非行政審批項目,激發了市場活力。全面深化改革的紅利將給經濟帶來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我國消費者展現出來的消費能力驚人: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天貓創下912億元成交額,京東、蘇寧等電商也創歷史新高;廣大農村已經成為電商的下一片藍海;去年我國出境遊人數超1億人次;銀色浪潮帶來的養老、醫療等消費也快速增長……

  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東琪認為,當前我國養老消費、健康消費、旅遊消費等熱點加速形成、升級態勢明顯,尤其網路消費等新業態方興未艾,顯示了對經濟的強大拉動力。同時我國城鎮化率遠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準,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企業活力仍待提升

  “從企業方面看,目前最大的困難仍然是訂單不足,需要政府在穩增長的同時還要穩需求,需求穩定對於企業生存是重要的前提條件;其次,企業也亟須調整發展模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指出,“企業能夠做出來産品,但在怎麼做得好、怎麼做得便宜方面,努力還顯不夠。企業轉到提升品質和效益的發展路線上是很關鍵的。”

  在新企業層出不窮的同時,“僵屍企業”也成為熱點問題。所謂“僵屍企業”,是指管理不善、效益不佳,主要依靠銀行貸款和政府照顧而勉強生存的企業。這些企業佔用大量資金、土地等寶貴資源,卻不産生經濟效益,僵而不死,延緩了産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的步伐。

  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僵屍企業”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加大支援國企解決歷史包袱,大力挖潛增效。張立群認為,對低水準的落後産能加大清除力度,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點。

  業內人士還指出,當前我國市場環境還存在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力、假冒偽劣産品充斥、企業不正當競爭嚴重等問題,一些行業和領域社會資本仍不能自由進入,企業的負擔相對較重。對於企業來説,市場競爭的規則尚需完善。

  微觀要活根本上仍需靠改革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指出,微觀政策要活,就是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完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潛能,在制度上政策上營造寬鬆的市場經營和投資環境,營造商品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市場環境。

  值得期待的是,一項項有助激發企業活力的改革即將出爐,“十三五”規劃建議已提出: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優化運營模式,增強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對企業經營決策的干預,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規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完善公平競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和制度。

  ——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網際網路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放寬市場準入,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

  ——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建立公平競爭保障機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

  “微觀搞活,最重要的還是要靠改革,在制度完善方面下工夫。圍繞微觀要活的目標,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做好政府相關的行政執法工作,讓微觀活力比較好地、高水準地、充分地釋放出來。”張立群説。 (記者高敬、董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