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旱糧成“新寵”
- 發佈時間:2015-11-23 07:31:3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蔣文龍朱海洋
在浙江,旱糧的地位正在得到大幅度提升。
紅薯、馬鈴薯,這些當年“上不了臺面”的農産品,通過品種改良和産業化經營,搖身變成了消費“新寵”。
變化的背後,一方面是消費者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則是政府層面的推動與引領。這種變化不禁讓人眼睛一亮。
旱糧挖潛:消費者有需求,農民有收入
浙江人多地少,是全國第二大缺糧省,糧食自給率僅三成多,因此,穩定糧食生産、保障糧食安全,都可謂全省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但多年來,由於工業化、城市化進程較快,浙江每年有10多萬畝優質良田在消失;另一方面,由於種水稻不賺錢,水稻面積每年下降達10萬畝。儘管通過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主攻單産等辦法,穩住了糧食産量、播種面積,但從長遠來看,浙江的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牢固。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浙江的糧食安全必須走多元化的路子,增長點和突破口在哪?在旱糧!”2013年,浙江省副省長黃旭明一上任,就聚焦旱糧,認為旱糧在浙江的發展空間很大。
黃旭明掰著手指分析:浙江水資源總量雖然豐富,但每人平均佔有量屬中度缺水,可供農業灌溉的更是十分有限,因此再擴大水稻生産並不現實;與此同時,城鄉居民越來越喜歡旱糧,需求量日益旺盛,發展旱糧有市場;再者,浙江山多田少,水田捉襟見肘,但冬閒田、旱地、山坡地、幼齡園地等卻資源豐富,這些地均可種植旱糧;第四,從單産看,浙江的旱糧畝産僅500多斤,改善基礎設施、輔以農業科技後,單産提升潛力十分巨大。
“浙江旱糧佔了糧食播種面積的1/3,數字不小,但功能、地位和潛力一直被低估,若加以政策扶持,提高生産和産業化水準,綜合效益將更高,邊際效應和潛力也最大。”黃旭明説。
事實上,從經濟效益講,旱糧的收入絕不比水稻低。比如,臨安的“天目小香薯”,雙季栽培畝均效益5000元;馬鈴薯畝産一般為4000斤,按每斤1.5元計算,每畝效益可達6000元;而一些市場緊俏的甜糯玉米、鮮食毛豆等,效益更高。
消費者有需求,農民有收入,政府則找到了打開糧食安全的又一把鑰匙,這種惠及各方的大好事,真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
2013年9月,浙江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旱糧生産的意見》,並召開現場會,部署推廣。發展旱糧由此成為浙江農業系統最為關注的話題。
旱糧變身“時尚美食”
由省政府單獨為旱糧出臺文件,這在浙江是破天荒第一次,在全國也可能是獨一家。具體政策包括:對100畝以上的旱糧生産基地,省財政每畝直接補貼125元;對在果園、桑園和幼疏林地間作套種旱糧作物100畝以上的,每畝直接補貼20元;創建省級示範基地的,省裏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
發展旱糧會不會對水稻生産構成威脅?浙江指出:水稻是穩糧主體,旱糧不與水稻爭地。在水田上種植旱糧不予補貼,小麥的訂單獎勵在非早稻主産區試行,引導各地在冬閒田、旱地、新墾造耕地和低丘緩坡山地等,科學佈局發展旱糧,要求適宜種植,且富有特色與優勢。
不過,《意見》落地,仍有諸多困難。首先,生産基礎設施普遍較差,不少旱地至今仍不通水電,甚至不通路;其次,除了大小麥,旱糧的育種研究、技術推廣明顯不足,生産方式和科技水準十分落後。這兩大“攔路虎”,顯然一家一戶難以應對,而必須由政府出面解決。
針對前者,浙江專門設計了諸如綜合開發、土地整理、水利建設等項目,用於改善生産條件;對後者,則加大力度選育和推廣旱糧新品種,同時輔以先進的適用技術和高效栽培模式。
政策可以刺激旱糧種植積極性,但旱糧畢竟不同於水稻,沒有政府托底收購政策,倘若銷售渠道不暢或産能過剩,就會出現“賣難”,最終影響産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在設計旱糧發展規劃時,浙江既充分考慮産後銷售、加工、流通等環節,又注重有效對接與均衡發展。浙江人相信,不管是旱糧還是水稻,只要有市場、有品牌、有銷售,其他的都可迎刃而解。
以紅薯為例,這個被許多人認為搞不出名堂的傳統旱糧,在多元消費時代,經過時尚化包裝、網路化行銷,硬是被浙江人做得風生水起。“諸暨綠康生物科技”則致力於深加工,以紅薯為原料,設計生産的幾十種産品,受到消費者追捧。在此基礎上,公司採用訂單模式,推動基地建設,面積達到1萬多畝。薯農的效益也在每畝5000元左右。
在浙江,旱糧發展雖有悠久歷史和現實需求,但以往基本上是對糧食生産的一種補充,老百姓大多利用房前屋後種些紅薯、馬鈴薯,災荒時可充饑,豐年時則調劑花樣,因此生産十分分散,根本談不上規模;而現在,這些旱糧通過加工和行銷,登上“大雅之堂”,成了時尚美食。旱糧的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科技化程度隨之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穩定糧食生産的“生力軍”
兩年時間,旱糧在浙江初步打開了局面,成為堪負重任的穩糧“生力軍”。統計數據表明,今年浙江旱糧播種面積達696萬多畝,較上年增長33萬畝。依靠旱糧,浙江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水稻面積的損失。去年浙江的糧食播種面積自2010年以來,首次恢復到1900萬畝以上,且發展形勢持續向好。
為了培育旱糧這支“生力軍”,浙江省政府在旱糧基地建設、種植制度創新、新品種開發引進和銷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給力多多。
針對傳統旱糧種植零星分散、耕作粗放、基礎設施薄弱、機械化程度低等問題,2014年起,浙江省財政每年出資1500萬元,專門扶持建成50個省級高産優質旱糧生産示範基地,市、縣兩級同步跟進。從去年建成的613個省、市、縣三級旱糧示範基地看,對旱糧的引領和帶動效果很是顯著,今年有望建成751個示範基地。
單一的種植模式,是歷史上旱糧效益不高的癥結所在。針對這一癥結,浙江總結推廣了一批糧經結合、水旱輪作、旱糧套種的新模式,指導旱糧生産。
以前旱糧屬於配角,並無地位,少有人研究;如今人們發現,許多傳統的旱糧品種,實際上是不可多得的寶貝。科研人員由此將越來越多的精力,投入到旱糧地方品種的科研和推廣之中。而企業由於看到了旱糧的前景,紛紛積極主動和科研院所對接,對旱糧的品種、産量、品質以及商品性進行攻關研究。一時間,旱糧發展在浙江呈現出勃勃生機。
遂昌是個典型的浙南山區縣,山地佔了近九成,結合當地實際,在省級補助基礎上,縣裏再對土地開發整理新增耕地種植旱糧的,連續5年積累補助每畝1500元。這一政策驅動效果十分明顯,近年來遂昌每年新增耕地4000畝以上,今年旱糧佔到了全縣糧食種植面積的一半以上。如今,依託農村電子商務優勢,遂昌相繼開發出適合網銷的烤紫薯、農家薯條等,去年入冬以來,網銷額已超8000多萬元。從基地到加工到行銷,旱糧産業鏈已經清晰可期。
黃旭明告訴記者,下一步,根據市場多元化需求,浙江將加強選育和推廣鮮食型、專用型、特色化、加工化等不同用途的旱糧新品種,同時做好發展旱糧和休閒觀光農業、旱糧行銷和電子商務兩大結合,爭取獲得更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