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動物“建模”,微米乾坤裏的“中國創造”

  • 發佈時間:2015-11-23 01:31:0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佳星

  那是個帶“發卡”的姑娘,“酶少爺”回憶:“她的發卡攝人心魄,我忍不住追過去,擁她入懷。”

  彼時,發卡姑娘正被“雙螺旋”糾纏。“別怕!”“酶少爺”利落揮劍,DNA雙螺旋就此解體、斷裂,咔咔聲不斷。

  這個橋段,是用來形象地比喻上古時代細菌基因組的免疫記憶。“瓦解噬菌體、病毒的入侵”,百科資料顯示,這些有規律的序列是間隔的短回文重復結構(英文首字母縮寫為CRISPR)。因此,它轉錄出的“嚮導RNA”像個“發卡”,引來武藝高強的Cas9蛋白,也就是“酶少爺”,精確切斷DNA鏈。

  這一原理如今衍生出科學家“編輯”基因的一把利器。運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雲南靈長類生物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季維智和合作團隊,“編輯”食蟹猴胚胎細胞基因,獲得首批攜帶定向突變的基因工程猴,併發表于《細胞》雜誌。

  建立獲得模式動物的方法、創制疾病動物模型,能夠為科學研究、臨床應用提供線索和評估,並已成為我國生物醫學研究的特色和優勢領域。我國在模式動物的研究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突破?科技日報記者日前專訪了幾位取得里程碑式研究進展的學者,他們從微米級的胚胎幹細胞入手,在單細胞期、單倍體等不同類別“小乾坤”中,嘗試經年,進行創制。他們認為,積累是獲得突破式進展的必經之路,沒有捷徑。

  一個支點,撬起平臺新里程

  “2012年,我們嘗試用一種名為ZFN的基因編輯技術,希望得到定向突變的基因工程猴,但並不順利。”季維智回憶,直到2013年CRISPR技術的新進展在《科學》雜誌上刊出。

  由於已有所準備,季維智與南京大學黃行許、南京醫科大學沙家豪合作,由對方構建質粒,共同進行靈長類動物的基因靶向敲除研究。

  研究人員在180多個單細胞期猴胚胎中同時靶向敲除了3個基因,並獲得8個胚胎擁有2個靶基因同時突變的跡象。這些胚胎隨後被轉移到代孕母猴體內,其中一個生出了一對孿生猴,他們的基因經過“精準編輯”。這一成果被認為有里程碑意義。

  此外,他們還與同濟大學合作,用被稱為TALEN的基因編輯技術成功獲得了敲除自閉症相關基因的模式猴。

  季維智介紹,他們擁有幾十年持續構建的靈長類體外繁殖的系統。“我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養猴子,掌握了獲得高品質卵細胞、確定受精時間、改進體外受精、胚胎培養、幹細胞培育等多個技術體系”,這些“微”操作都要求精準。對一個技術平臺的傳承、維護、修補、優化再升級,由幾輩科研人手口相傳下來。

  換個角度,“編輯”更精準

  基因編輯技術兩年來已被不斷完善和擴展,這把“剪輯器”的精準度也在不斷提升。但由於哺乳動物的遺傳密碼總是成對出現,其中的“顯隱性”會給研究帶來困惑。

  “這是工具的精準度彌補不了的”,換個角度入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周琪打算從細胞本身減少“干擾”。“如果只保留一套染色體,基因操作就相對容易。”他選擇了自己擅長的發育生物學領域,與其合作團隊探出一條新路。2008年底他們開始“製造”小鼠單倍體胚胎幹細胞,讓細胞只保留一套染色體。

  “製造”包括用一些離子、小分子或者電刺激激活幹細胞、胚胎培養等步驟,在對發育時序的諳熟中,團隊苦試多年。2012年9月30日,《自然》發表了他們的成果——利用基因修飾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獲得健康成活轉基因哺乳動物。

  “我們進一步發現,人工方法得到的這類雌、雄細胞,可以分別替代卵子和精子育出小鼠和大鼠。”周琪説,這意味著生命將可能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製造出來。結果也證實了這一猜想,最新的研究已經證實,這些人工創造的幹細胞可以跳過“受精階段”發育成健康小鼠。

  幹細胞同樣還是研究物種進化過程中基因調控的新手段。周琪團隊將大鼠和小鼠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進行了融合,“結果不僅創造了全新的哺乳動物幹細胞,而且在幹細胞研究中X染色體失活等重要領域又有新的斬獲,在新的人造細胞中只有大鼠的X染色體基因表達,這些工作為研究基因逃逸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文章即將發表在《細胞》雜誌。”周琪透露。

  “讓有生殖能力的單倍體細胞實現體外培養和增殖,突破了研究瓶頸。”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裴鋼評價。

  攜手攻關,“領先”以“共用”為基石

  “基因修飾猴子的工作,從發表論文數就可以看出,中國佔據著優勢地位。”周琪認為,中國科學家群體間的協作,是這一工作取得多項重大成果,得以領先國際的關鍵。

  “多年來,科技部門組織起北京、雲南、廣東等地的研究力量,專門設立了靈長類的目標導向項目,在數據溝通、研究交流、技術分享上達成一致,全力以赴,通力合作。”周琪回憶。

  資料顯示,在疾病動物模型研究方面,我國建設了包括小鼠、大鼠、豬、猴等不同模式動物的平臺,在重要基因修飾技術的開發和使用上取得了多項領先性成果。除上面提到的“獲得世界首例基因突變猴模型”“首次獲得純合基因修飾猴”“首次利用單倍體幹細胞技術製備小鼠和大鼠轉基因模型”外,還製備出多基因敲除大鼠、首次獲得基因突變的豬血液病模型等。

  此外,我國科學家已闡明瞭非編碼RNA、轉錄因子、調控網路、DNA和RNA甲基化調控的途徑和機制,並正著力於獲得細胞分化、去分化、轉分化以及細胞命運決定機制等的理論突破,建立細胞命運調控方面的知識體系,開發功能性細胞獲得、組織器官構建、移植免疫調節等關鍵技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