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向支柱産業“開刀” 寧舍GDP也要“好空氣”

  • 發佈時間:2015-11-23 01:00: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記者 王俊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21日清晨起床,家住岩頭小區的台州市民蔡繼德深吸了一口氣,除了海風略帶鹹味,並無異常。這一天,環保部通報了三季度國內74個城市空氣品質狀況,台州位列第八。

  這一口看似平常的新鮮空氣,著實來之不易。就在幾年前,惡臭襲城一度是百姓心頭抹不去的陰影。岩頭小區是距醫化園區最近的一個社區。蔡繼德説,以前村裏鳥都很少來,種的橘樹都死光了,馬路上的草也是黃黃的,村裏小夥子娶親時常因空氣不好,遭對方挑剔。“當時村民最大的願望,是賺到錢到外地給後代買個房子”,他説,“逃離”主城區成了不少人的生活目標。

  椒江區環保分局副局長金禮賞説,當地醫化産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逐步成為支柱産業,被稱為“華東第一原料藥基地”。然而,隨著城區不斷延展,醫化産能不斷增加,原來保持相對“安全距離”的園區開始影響城市社區。記者幾年前採訪時看到,大批醫化企業密布在椒江沿岸,緊鄰入海口,接壤居民區。部分企業還存在偷排等行為,將“毒液”注入河流海洋。惡臭令當地群眾苦不堪言,多年來怨聲載道。

  “為此,台州市順應民意,重拳出擊,從2011年開始,以3年倒計時的決心向市民立下‘軍令狀’,還老百姓一個空氣清新的宜居之地。”台州市委書記吳蔚榮説,要通過空氣品質的改善,讓群眾有更多“認同感”。

  當年10月,台州主城區椒江對醫化園區內142個高污染的合成、發酵中間體項目實施強制退出方案。

  2013年12月31日,台州中天化工法人代表丁其福望了一眼空蕩蕩的廠區,關上了大門。當天,中天化工最後4條生産線被貼上封條,40來名員工先後離廠各尋生計。截至當日16時,椒江142個醫化高污染、惡臭項目全部退出,26家低端醫化企業永久停産。

  整治的效果立顯。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台州主城區化工惡臭發生率為2.6%,比整治前的2010年下降83%;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84.9%,2014年全國重點區域和74城市空氣品質通報中,台州市有5個月排名進入前十。2015年,台州不僅屢屢上榜,還實現了兩項重大突破:神仙居氧吧小鎮被列入首批浙江特色小鎮,仙居、天臺兩地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

  考量治氣效果“靈不靈”,百姓最直觀的還是“臭不臭”。“這兩年每年只有少數幾天有味道”,蔡繼德説,空氣確實有了很大改善。令村民驚喜的是,竟發現了一群白鷺在村裏定居。在當地一所小學設立的空氣品質監測點,記者看到,監測資料上幾乎很難再找到惡臭的記錄。

  “治標”先行,“治本”不停,關停污染項目僅是第一步。不過,要向“第一支柱産業”開刀,陣痛不小。台州市人大副主任、椒江區委書記陳祥榮説,一是關停、整治每年拉低椒江GDP增速約1%,直接導致椒江沒完成考核目標;二是整治費用高,光政府投入就有7億元;三是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企業轉型艱難。

  但他們後來還是下定決心,開展行業整治迫的任務。台州制定了“退”“轉”“減”“管”的“四字訣”。一是“退”為先手,關停不合環保要求的企業,推進産業集聚;二是“轉”求蛻變,出臺了醫化産業扶持政策,設立轉型升級扶持資金;三是“減”促活力,推行刷卡排污,提倡迴圈利用;四是“管”防反彈,通過安裝線上監控、公開環境資訊、加強聯動監管等方式,以高壓勢態督促企業依法生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