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江椒江向支柱産業“開刀”換來“好空氣”

  • 發佈時間:2015-10-31 16:44: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杭州10月31日電(記者王俊祿)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醫化産業稅收一度佔全區的三分之一,但也存在污染嚴重、惡臭擾民等問題。“十二五”期間,在地方GDP與市民“好空氣”之間,椒江以“壯士斷腕”決心開展醫化産業整治和轉型升級。截至目前,主城區142個低端污染項目全部退出,主城區基本告別化工惡臭。原有的33家醫化企業僅剩7家,其中4家為上市公司,今年1至9月,醫化企業總利潤同比增長78.2%。

  據介紹,椒江區醫化産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後發展壯大,成為首個國家級化學原料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以前,椒江有醫化企業33家,總産值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值的19.2%,利稅佔全區34%,年銷售收入80億元,職工1.23萬人。

  椒江區常務副區長楊玲玲説,受産業層次總體不高的制約,“十二五”前雖經多次整治,醫化産業環境污染問題仍很突出,惡臭擾民現象頻發。面對整治難題,椒江從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不惜以犧牲財政和GDP為代價,于“十二五”期間鐵腕展開這場攻堅戰。

  2011年10月開始,椒江區針對醫化産業制定了“退”、“轉”、“升”三步走戰略,全面關停低端污染項目、源頭“封殺”醫化惡臭。整治初期,不少企業抵觸情緒很大。椒江一方面堅持大小企業一視同仁的原則開展整治,組織開展“百日風暴”、告別惡臭“倒計時”等專項整治行動,營造強大整治氛圍。另一方面“柔性”幫扶,通過“茶話會”“私人談心”等形式,挨家挨戶對企業主做思想工作。同時,出臺《椒江區醫化産業轉型升級扶持辦法》,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對退出企業給予扶持獎勵。

  楊玲玲説,這些措施贏得了企業主和職工的理解和支援,整治期間沒有發生一起勞資糾紛和個人陳情事件。截至2013年12月31日,椒江醫化惡臭項目142個全部退出,26家企業關停。主城區有機廢氣排放量削減85.9%,廢水排放量削減51.8%,化工惡臭發生率比整治前下降68.8%,基本實現“主城區告別化工惡臭”目標。2014年,在環保部公佈的全國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品質狀況中,台州有5個月進入全國前十,今年也多次上榜。

  今年1至9月,椒江的醫藥製造業利潤總額達到4.42億元,同比增長78.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