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會“統治”全球製造業?
- 發佈時間:2015-11-22 21:29:34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不用休息、不煩加班、不開小差,只要有電有油就能連續工作的好工人去哪找?那就是機器人。
最近,美國一家銀行在一份300頁的報告當中稱,10年內,機器人將接手製造業45%的工作,削減約9萬億美元的勞動力成本,打破舊有的商業模式。
該報告預計,最早在2025年機器人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慧將把這個世界改變到人們認不出來的地步。任何國家如果不能及時跟上這場機器人革命,其競爭力排名將迅速下滑。目前,南韓在這方面居於領先地位,製造業每一萬名僱員配置有440個工藝機器人,其次是日本和德國。
難道,機器人就要代替人工,成為製造業的主力軍了嗎?
衝擊廉價製造
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亞洲曾經無窮無盡的廉價勞動力供應也開始出現枯竭之態。中國為緩解人口達到峰值後年輕勞動力迅速下降的趨勢,在今年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出臺了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但預期效果可能較為有限。這一切使製造業對自動化的需求飆升。
此外,成本的降低也使機器人普及成為可能。上述報告指出,過去10年,護理機器人、農業機器人、商用無人機以及人工智慧的平均成本下降了27%,預計到2025年將再下降22%;與此同時,一個先進機器人焊接工的價格已從2005年的18.2萬美元下降到去年的13.3萬美元。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機器人在替代人工勞作、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以及用工荒問題上優勢明顯。一方面,機器人能夠替代勞力從事危險、有放射性的工作;另一方面,機器人工作效率高,能夠解決勞動力缺乏、效率低等問題。並且,引用機器人不會導致失業率走高,一是企業引進機器後,原來的工人通過職業培訓將會轉為從事操作、管理機器人的工作;二是一些極具技術性的工作不能被機器人所代替,還是需要人力智慧,需要高品質的勞動力來完成。
賀在華指出,機器人普及將對亞洲廉價勞動力優勢帶來衝擊、相關産業可在提高産品生産設計和品質、擴大産品生産規模、降低産品生産成本、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承接國際先進製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加大産品出口等方面發掘新的增長點。
中國需迎頭趕上
機器人代替人工離中國製造業並不遠。2013年中國就購買並組裝了近3.7萬台工業機器人,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近年來,中國機器人市場保有量快速提升。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近日發佈預測稱,2016年,中國機器人存量佔世界比重將從2011年的6%提升至13%,機器人市場增速將大大超過其他主要國家。
賀在華表示,機器人替代人工成為製造業的主力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未來10年,在工業機器人投資方面,中國與美國、日本、德國、南韓五國將佔到80%。中國製造對此應做好準備,一方面,由於機器人構造複雜、精密,製造企業需要培養高品質的維修人員,加強對工人專業知識的培養;另一方面,機器人零部件結構複雜,工作量巨大,起初生産線自動化水準發展有限,製造企業需要長時間的摸索和實踐,所以企業對使用機器人的信心變得格外重要。
機器人及機電一體化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在近日舉行的先進機器人技術成果交流會上表示,每萬名生産工人佔有的機器人數量,居全球第一的是日本306台,接下來依次是南韓287台,德國253台,美國130台,而中國僅為15台。中國要從製造大國轉型為製造強國,巨大的需求釋放將促使機器人爆髮式增長,估計到今年年底工業機器人裝機數可達10萬台。
就汽車行業機器人用量而言,中國在該行業的機器人密度明顯高於其他行業,為每萬人80台,然而與其他主要國家每萬人千台以上的密度相比仍然遠遠落後。因此,中國的機器人普及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機器人(300024) 詳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