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拯救製造業?
- 發佈時間:2015-11-20 02:29:26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 錕
從動輒百億的機器人扶植計劃,到宣稱五年內實現“機器換人”,各地關於“機器換人”的報道鋪天蓋地。配合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機器人似乎成為挽救中國製造業的靈丹妙藥。機器換人真有那麼靈?
在國內,為應對勞動力成本壓力,一些企業想到了機器人。確實,機器人可以提高生産效率,緩解製造企業用工荒。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機器人可以替代人工的一般是最初級的工種,機器人可以按照標準一絲不茍完成機械重復動作,但卻完全沒有自己的感知和判斷。目前,很多應用領域的機器人,基本還停留在“傻大憨粗”類型。
富士康“機器換人行動”破産是一個典型案例。富士康“算盤”打得很精,計劃也做了一遍又一遍。但現實仍是殘酷的。真正採用機器人後,富士康發現機器人根本無法操作複雜工種。從本質上看,這些機器人充其量就是一個個“機械手”,對於需要靈活柔性操作的環節,完全不能勝任。對於更新慢、産能大的手機産品來説,還算划算,但對小批量、更新快的産品來説,就不划算了。如今,不少智慧終端産品,一般週期都在四五天,要讓機器人去適應這樣的節奏,著實有點難。
更現實的問題是,對於一些中小型企業,要想機器換人,回收週期長,風險更大。因此,各地機器換人政策,還需因地制宜。
其實,現在製造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不完全是成本問題,更在於技術和品質。單純機器換人,不一定能帶來産品品質提升。因此,在當前情況下,幻想機器人拯救製造業,不現實。相反,最迫切的,應該是加大自主技術的研發投入,通過流程管理等提高産品品質,這才是“中國製造”升級換代的根本出路。
機器人(300024) 詳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