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變文化存量為文化增量

  • 發佈時間:2015-11-21 08:31:2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毛曉雅

  “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山水,道出了對農村生態環境美的期待;鄉愁,載體則是鄉村獨特的風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然而,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不僅很多農村地區的山山水水變得滿目瘡痍,大量傳承著中華古老文化的古村鎮也在迅速被破壞,甚至消失。如何在發展的腳步中,留住正在消失的古村鎮?如何讓承載著中華文化瑰寶的古村鎮煥發新生機?近日,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共聚四川成都平落古鎮,為古村鎮保護建言獻策。

  古村鎮保護是建設美麗鄉村不可或缺的部分

  據統計,近10年間,我國消失了90萬個古村落,佔全部古村落的三分之一。“寧可慢一點,也要穩一點,古村鎮的保護與現代化和發展不應當對立起來。”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呼籲,“古人的智慧、思想、知識,有很多是非常了不起的,應當備加愛惜,引以為豪。”中華文化起源於農耕文明,丟掉了古村鎮,從某種程度上説,就丟掉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和本源。

  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工業文明讓城市和村落也成為千篇一律的複製品,單調乏味。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林學家唐守正説,散落在祖國廣袤大地上的古村鎮,在當地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下積澱了上千年,極具地緣特色。這些豐富的文化形態在現代文明中顯得彌足珍貴。“我們保護古村鎮就是保護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在尊重和回望歷史中增強民族認同感。”唐守正説。

  變文化存量為文化增量做好文化創意文章

  無人無物,是古村鎮保護面臨的最大難題。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越來越多的古村鎮變成“空巢”,無人看守修繕,古村鎮必然難以為繼。

  為此,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提出:“對古村鎮保護可採取‘三好三模式’,‘三好’指原真性保護好,完整性建設好,遠瞻性發展好,‘三模式’指原汁原味的保護模式,傳承性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前瞻性的把古村鎮的文化存量變成文化增量的模式,在文化創意上大做文章,讓遊客到這裡來都有神遊的體驗。”

  譚繼和認為,古村鎮的發展與保護並非對立,對古村鎮的整體性保護,主要是保護它的個性與神韻,而這也是它的旅遊價值所在,只有留住了古村鎮個性神韻,才能將滿盆“珍珠”用最好的“金線”串聯起來,發揮它的最大的價值。

  做好文化創意文章,挖掘古村鎮旅遊資源,也要防止陷入現代商業模式過度介入的怪圈。四川省邛崍市委書記潘祖龍在總結古村鎮保護與發展經驗時説:“發揮古村鎮功效,讓它真正‘活起來’,就要不以現代理念判別歷史文化,而是敬畏先賢智慧,延續古村鎮富含的大量歷史文化基因。在建築的保護中,堅持‘以舊修舊,修舊如故’的理念,尊重並保留當地古老的民俗習慣。過度的商業開發會使古村鎮失去神韻和本真,變成千篇一律的景點,也失去了保護的意義。”

  人、自然與古村鎮文化要有機融合渾然天成

  古村的美在於歷史積澱的厚重文化,在於保護完好的青山綠水,在於簡單淳樸的民風,人、自然與文化須有機融合,缺一不可。古村鎮保護修繕的過程中,也要尤為關注其生態環境的保護。

  “在古村鎮保護中,生態的保護是基礎和保障,決定著古村鎮的興與衰。”張永利説,“搞文化旅遊時要考慮它的環境容量和承載力,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有損於古村鎮風貌,古樹名木的保護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平落人可以為保護一顆古樹改變街道走向,要的就是這種敬樹如神的精神。”

  面對難以避免的自然災害,本就脆弱的古村鎮往往很難逃脫嚴重損毀的命運,災後修復搶救工作變得尤為重要。潘祖龍説:“邛崍曾經受過‘5·12汶川地震’、‘4·20雅安地震’兩次波及,古村鎮損毀嚴重,修復過程中,首先要摸清資源,對歷史文化街區、民居建築、文物建築仔細地進行分類記錄,還要對傳統手工技法和文化遺産進行挖掘保存,同時要將破壞的自然環境逐步恢復,最終使古村鎮重現人、自然與文化有機融合的面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