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安教授研發農掌門服務平臺

  • 發佈時間:2015-11-20 04:33:11  來源:西安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張瀟

  一個農民看著自家大棚裏“生病”的包菜,馬上用手機拍張照片,上傳到手機上下載的“農掌門”服務平臺APP,線上的農業專家立即對包菜病害進行診斷。這是記者昨日看到的“農掌門”助農平臺實際應用場景,該平臺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腦學院教授劉志鏡團隊的研發成果。

  劉志鏡教授説,今年8月我省蒲城縣一家公司要求為其研發一個幫扶平臺,“我在那裏插過隊、下過鄉,對當地很有感情,於是就答應了。”短短三個月,“農掌門”平臺已進入測試階段。據介紹,“農掌門”惠農服務平臺分為用戶端和專家端。其中,用戶端有網際網路版、手機版和手機App(有安卓平臺和IOS平臺)三個版本;通過任何一台能上網的普通手機即可登錄,用戶使用永遠免費。專家端專供農業專家使用,需使用定制手機登錄。目前,該系統數據存儲在陜西工業雲中心。

  “能夠量化考核專家的服務品質和水準,是這個平臺最大的創新之一。”劉志鏡説,“農掌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農業專家服務量化評估體系,使專家的服務品質可以得到有效監管。“你什麼時候上線,線上多長時間、回答解決了多少問題,系統會全部保留這些記錄;農民聽了專家建議後的最終評分結果,我們也都可以看到。”“農掌門”打破了傳統的專家歸屬體制,實現了專家的跨體制服務,具備參與資源的廣域性和多維性、農業服務的深入性、服務交流的可靠性、資源使用的便捷性和平臺運維的市場性等特點。

  劉志鏡指出,“網際網路+現代農業”不僅僅是電子商務下鄉,不僅僅是農業大棚種植可視化監管,不僅僅是農産品溯源,“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農業生産的方方面面,它是原始創新、整合創新、理念創新與制度創新的複合品。”

  據透露,剛剛推出、尚處在測試階段的“農掌門”,註冊用戶已有1300多人,包括陜西渭南、雲南、山東和東北等地的農民,甚至還走出了國門,東南亞緬甸、寮國等地從事西甜瓜生産的種植戶也用上了這個平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