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然氣價格年內第二次下調 三桶油利潤或將減少上百億元 中石油“最受傷”

  • 發佈時間:2015-11-19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分析師認為,未來天然氣價格將主要依託上海天然氣交易中心來實現天然氣的市場化價改

  ■本報記者 李春蓮

  在天然氣供過於求,經濟性已喪失的背景下,天然氣價格下調的靴子終於落地。

  昨日,發改委發佈通知稱,決定自2015年11月20日起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下調幅度在0.7元/立方米,此次下調是年內繼4月1日存增量氣並軌後的二次下調。

  此次價格調整方案還有兩個亮點,一是明確非居民用氣應加快進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由供需雙方自行形成具體交易價格;二是將非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從固定價格改為浮動價格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場化邁進了一步。

  分析師認為,未來天然氣價格將形成市場化的定價規律,主要依託上海天然氣交易中心來實現天然氣的市場化價改。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天然氣價格下調,每年將直接減輕下游用氣行業企業負擔430億元以上,天然氣需求將回升。同時,對於上游三桶油來説,此次價格下調後利潤或將減少上百億元。其中對中石油影響最大。

  市場化改革再進一步

  根據發改委的通知,此次改革,核心內容有兩點:一是降低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各省份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二是提高非居民用氣價格市場化程度。

  新方案明確提出,非居民用氣應加快進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由供需雙方自行形成具體交易價格,力爭用2年-3年時間全面實現非居民用氣交易透明化。未來國內已經簽訂的交易合同要求在上海天然氣交易中心進行備案。此舉旨在爭取交易透明化,為今後天然氣市場化奠定基礎。

  同時,此次價改的亮點還在於將非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供需雙方可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範圍內協商確定具體門站價格。從固定價格改為浮動價格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場化邁進了一步。

  安迅思分析師陳蕓穎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天然氣價格將形成市場化的定價規律,主要依託上海天然氣交易中心來實現天然氣的市場化價改。從改革方向來看,現有的天然氣價格管理模式將逐步轉向“放開兩頭,只管中間”。

  對於下一步天然氣價格改革,發改委還表示,到2017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政府只監管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

  需要一提的是,儘管今年4月1日天然氣價格調整時,將增量氣價格下調了0.44元/立方米,但天然氣價格已然居高不下,相對於替代能源價格仍然較為昂貴,這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連續下跌並低位運作的趨勢背道而馳。相對高昂的氣價直接抑制了我國天然氣消費需求的增長。

  據金銀島初步測算,2015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預計為1920億立方米,同比僅增長5.5%。相交于去年的7.4%增速進一步降低。而在此之前,市場年均消費增速均在10%以上。

  金銀島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儘管消費增速放緩有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但天然氣作為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在治理大氣環境污染、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關口,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其消費增速放緩,顯然與相對高昂的氣價有直接關係。因此,醞釀已久的此次天然氣價格調整文件的出臺,將對我國天然氣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下游企業將減負超430億元

  隨著非居民天然氣價格下調,天然氣經濟性回升,天然氣需求也有望增加。

  隆眾石化網天然氣分析師王皓浩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工業用戶用氣成本降低,有效改善當前由於價格高企帶來的消費量增速放緩。同時,用氣成本的降低,對於推行“煤改氣”,改善大氣環境提供了最基礎保障。以天然氣液化工廠來説,門站價格下調0.7元/立方米,液化工廠生産成本將會降低1000元/噸左右,降幅達到20%以上。

  此外,天然氣汽車發展將會提速。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下調,無論是CNG汽車還是LNG汽車都將會因燃料價格下調而受益。天然氣汽車行業近幾年的低迷態勢將受到明顯提振,城市CNG加氣價格隨著此次價改的深入未來也會出現一定調整。

  發改委還表示,此次改革,降低了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對減輕下游用氣行業負擔、促進經濟增長將起到重要作用。按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7元、政府管理價格的非居民用氣600多億立方米測算,每年將直接減輕下游工業、發電、集中供熱、計程車,以及商業、服務業等用氣行業企業負擔430億元以上。

  如果考慮政府管理價格的天然氣價格降低,對市場化定價的天然氣的帶動影響,則佔國內消費總量的80%左右的非居民用氣價格都有望降低,可以更大程度地減輕下游行業企業負擔。

  但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氣價格下調對下游企業利好,而對上游企業則是利空。尤其是對於三桶油來説,在低油價的背景下,三桶油利潤已受到很大影響。此次天然氣價格再次下調,其利潤將繼續縮減。而其中,控制著我國80%天然氣管網的中石油“最受傷”。

  根據中石油今年的三季報,前三季度,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253.84億元,比上年同期92.34億元增長174.9%。

  卓創資訊分析師郄婧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上游供應單位尤其是以中石油為首的三桶油來説,此次價格下調或減少利潤上百億元。其中對中石油影響最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