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實體零售企業謀“網”而強

  • 發佈時間:2015-11-19 05:32: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第十七屆中國零售業博覽會上,各種新技術、新銷售模式引來國內外觀眾的濃厚興趣。

  生鮮産品一直是實體零售企業特別是大型超市最吸引消費者的主打産品,如今利用網際網路技術,人們購物更加便捷。

  未來店舖在本屆博覽會上最引人關注,運用了人臉識別技術使得行銷更加精準,自助結賬、電子價簽等新技術讓消費變得更加簡單。

  本報記者 王 晉攝影報道

  異軍突起的電商對實體零售業帶來了巨大衝擊。面對低迷的市場,實體零售企業如何走出寒冬?在“網際網路+”時代,未來的消費形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未來的零售店舖什麼樣?實體零售企業如何“網際網路+”“+什麼”?近日,在武漢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零售業博覽會上,人臉識別達到精準行銷、自助結賬、電子價簽、光譜控制LED照明、無人值守商店等新技術讓人置身於未來店舖,腦洞大開。

  這是一個電商異軍突起的時代,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行為。在電商的衝擊下,實體零售企業面對巨大壓力,一段時間曾出現過“關店潮”。但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新的變化,線上企業與線下企業開始攜手,共同開拓消費市場,實體零售企業紛紛變革融合,再造零售價值,力求離消費更近。

  身處“迷局”

  實體零售創新求變

  “中國零售業所處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最近3年,面對電商的崛起,實體零售企業經歷了‘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三個階段。但欣慰的是,連鎖企業不斷探索發展轉型之路,已進入‘摸著幹’的階段。”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説,今年以來,實體零售整體延續低速增長態勢,線上繼續分流線下,但增速有所放緩。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已成趨勢,特別是受蘇寧與阿裏、永輝與京東重大戰略合作影響,實體零售商的線下渠道已由“傳統模式下的拖累”逆襲為“新O2O模式下的優勢”,其價值也進一步得到釋放和重估;實體企業積極轉型、創新商業模式,力爭在新一輪的發展中保持優勢,持續增長。

  面對轉型“迷局”,不少企業已開始探索。蘇寧雲商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提醒實體零售企業,企業要做O2O,不要陷入兩種極端的思維,一種是速勝論,認為做個網站、做個APP就是“網際網路+”了;還有一種是速亡論,把網際網路神話了,認為實體企業沒有網際網路經營,所以做不成網際網路。他説,“實體零售企業轉型是持久戰,要具備強大的IT研發能力、打造遍佈全國的物流服務網路、構建覆蓋全國的供應鏈運營能力”。

  “網際網路+”加什麼?走過6年的轉型路,蘇寧雲商的做法首先是“+渠道”,增加PC端、移動端等渠道,豐富客戶入口;其次是“+商品”,過去店舖頂多擺放幾萬件商品,而現在已達1500萬種,覆蓋電器、超市、母嬰、百貨等;第三是“+服務”,重構線上運營,並將線下服務網際網路化,打造金融雲、數據雲、物流雲。通過這些創新,今年前3季度,蘇寧營業收入935.7億元,同比增長17.44%,線上銷售額313.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80%。

  合縱連橫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今年,零售業兼併重組新聞不斷,線上線下企業加速融合,“聯姻”成為一個關鍵詞。在第十七屆中國連鎖業會議上,“O+O”成為企業家最關注的話題。

  三江購物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是寧波最大的商超零售企業,該公司董事長陳念慈在零售業幹了近40年。他告訴記者,2009年,他們創建了三江購物網,也可以在網上賣貨了。“但幾年過去,我們發現線上銷售沒怎麼增,線下銷售最近3年一直往下掉。因為社會變了,消費者的行為變了,我們什麼都沒變,就算有網站,還是與社會脫節。”他認為,網際網路的核心思維是“快速、合作、開放”,要適應這個時代,就要按這些理念去改變。他們主動找京東合作,並簽訂了《“京東到家”商家服務協議》,共同開拓市場。京東到家在寧波上線後,每天1萬多單,好幾家門店日均上千單,這家實體零售企業正在向“網際網路+”快速奔跑。

  開放、共用、雙贏、“合縱連橫”成為眾多企業的選擇。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到家總裁王志軍説,客戶需求發生變化,用戶加速“網上遷移”,網路零售規模保持高增長,預計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6萬億元,其中網購佔比13.6%。目前,他們推出的京東到家業務就是把圍繞客戶3公里內的商家、店舖整合到一起,客戶點擊後,京東的配送員把店舖的東西送到家,構築本地化生活圈。從4月啟動這項業務以來,目前已在11個城市開展業務。

  消除痛點

  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多年來,記者一直連續跟蹤報道中國連鎖業會議,今年記者發現零售業企業家更關注的話題變為“回歸商業本質,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以往,大家熱議的“O2O”“全渠道”等話題都已淡出,企業家們更關注消費者,希望共同發現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零售行業要回歸商業本質,轉型不能‘自廢武功’,創新不是‘花拳繡腿’。”五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建國提出,創新不是搞運動式的行銷,應該是一種持續的常態;只有讓顧客滿意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只有能激發員工激情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他創立的孩子王兒童用品(中國有限公司),為準媽媽及0至14歲兒童商品一站式購物及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務,門店持續創新,不斷迭代商品,他説,“我們從一代店到六代店,不斷疊加服務、體驗、文化、社交、數據等,讓營業員變身為育兒顧問,讓門店變成媽媽和孩子的社交場所。只有練好內功,才能贏得顧客”。

  “零售業都在談回歸商業本質,我認為本質就是幫助顧客提高價值。”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總裁王俊洲説,“經濟新常態下,零售企業面臨的銷售壓力異常巨大,這是過去5年從來沒有的!我們經常問的問題是,客人去哪了?客人到店少了,另外,客戶選擇商品不像以前那麼果斷踴躍了,中國的家庭消費傾向發生了變化,更多轉向教育、健康、旅行等。”但這並不表示沒有消費,零售業要挖掘需求、引導消費。以銷售榨汁機為例,過去他們只是擺在店裏,消費者並不了解不同産品的功效。他們在一家門店搭出果吧,不單一賣榨汁機,而是賣果汁、賣“體驗”。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中國院長陳有鋼認為,《人間詞話》歸納的為學三境界符合零售業的狀態。電商剛來時,傳統零售迷茫,“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隨後,傳統零售業壓力山大,業績下滑,進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階段;如今,大家體味到零售的本質是什麼,緊緊抓住消費者,“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網際網路+’時代,是實體企業的主場!”業內人士認為,實體零售企業依託積累多年的供應鏈優勢、上億的忠誠用戶和細緻入微的服務能力,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消除消費者的痛點,會迸發無窮的潛力,就能迎來“網際網路+”時代的春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