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探明“穴位”科學原理重大項目啟動

  • 發佈時間:2015-11-18 10:29: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實習生郭夢婷 記者盛利)11月16日,我國首個中醫藥領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二五”重大項目——“穴位的敏化研究”,在成都中醫藥大學啟動。項目由該校梁繁榮教授主持,將在前期成果基礎上,運用多學科、前沿方法,探討穴位的敏化原理和特性,揭示穴位在疾病診斷、預防、治療等方面的作用機制等。

  穴位,是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是中國文化和中醫學特有的名詞,目前針灸學已成為集傳統、現代、國際優勢于一體的中醫學代表學科。但在本世紀初“經穴在特異性治療效應”成為國際針灸學術爭論的焦點。從2006年起,由梁繁榮教授牽頭的兩項973計劃項目“基於臨床的經穴特異性基礎研究”和“經穴效應循經特異性規律及關鍵影響因素基礎研究”等,首次運用現代科學手段證實中醫經穴的存在機理,並得到國際學術界普遍認可,其成果獲得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作為上述研究的傳承和延續,由成都中醫藥大學牽頭,北京中醫藥大學、復旦大學、第四軍醫大、四川大學聯合承擔的該重大項目,包括穴位敏化現象和規律、客觀顯像研究、系統生物學機制、調控機制等5個方面子課題,將針對穴位敏化研究存在的關鍵問題,揭示穴位敏化在不同病症發生、發展、轉歸的時空動態規律,為臨床選穴、選法、選時間提供依據;實現穴位敏化從“沉寂”到“激活”的動態可視化顯像;揭示敏化穴位微理化環境ATP、5-HT、HA等物質的動態響應特徵,明確敏化穴位小分子代謝物質基礎;證實穴位敏化是中樞敏化外在表現的創新學説;闡釋穴位敏化神經科學原理;明確穴位不同功能態在針灸臨床疾病診斷、預防、治療和預後判斷中的運用價值,促進穴位敏化向針灸臨床應用轉化的全面推廣,提高針灸臨床服務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