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針灸不能一味地標準化

  • 發佈時間:2015-08-28 01:00:5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馬淑華曾經救治過一位重度失眠患者,這位患者當時已經連續一週一分鐘都沒有睡著過了,馬淑華為他施針後,患者當場在診療床上就睡著了,直到大夫要下班才將他喚醒。

  “針灸就是這麼神奇!一根針,一隻棉球就能治病!”懷揣著對中醫特別是針灸的濃厚興趣,在首都醫科大學讀西醫專業的馬淑華在畢業實習時主動申請到北京中醫醫院,並最終如願留在這裡工作。這一幹,就是47年。47年後的今天,當71歲的馬老面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回顧她當年這一選擇時,感慨地説,“一根針、一隻棉球就能治病,但要治好病,沒那麼簡單,針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個性化特徵明顯的學科,有很多活的東西在裏面。這裡面學問太大了!”

  剛工作時,到各科室輪流見習的經歷令她有機會跟隨“金針王樂亭”、“痛症夏壽人”、“管針賀惠吾”、“三通賀普仁”等上一輩針灸大家深入研習各種針灸手法和技能。

  “學習針灸都是跟著老師學手法,看老師怎麼選擇穴位、怎麼扎針,多方結合,再開創自己的手法。同時,病人的體質狀態、病情特點各不相同,同樣一種病,針法的輕重緩急也都不一樣,所以,針灸是完全個性化的診療方法,因人而異,很難搞成統一格式,不能一味地標準化。”馬淑華直言。

  西醫出身卻走上中醫針灸之路

  1969年,25歲的馬淑華如願來到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工作,懷著對針灸的強烈好奇和濃厚興趣,她如饑似渴地投入了學習。早期的“轉科”經歷令她學習並傳承各科名老中醫的經驗及中醫診療技藝,這期間她有機會跟隨“金針王樂亭”、“痛症夏壽人”、“管針賀惠吾”、“三通賀普仁”等上一輩針灸大家深入研習各種針灸手法和技能,“上班時學習,下班時琢磨”,繼而博採眾長形成了自身的針灸理論體系和臨床特點。

  當年學習中醫講究“臨床、教學、科研三結合”。談起各家各派的針具和施針手法,馬淑華如數家珍。她説,賀惠吾老先生的套管針現在在日本最為普遍,它是在針外面有一個管,讓病人看不到針,將針放在穴位上之後,輕輕一彈,針就扎進去了。這種針可以很好地減少病人對扎針的恐懼感,但由於這種針相對較軟,不易深扎,不能滿足一些對施針深度有要求的手法。

  跟隨賀普仁老先生學習“三通”,馬淑華了解到這種針法是根據針灸調節氣血運作治病的原理,對中國古人發明的9種針具針法進行了發掘和研究。“三通”是指微通、溫通和強通,即先用毫針進行微通,再用火針進行溫通,最後用鋒針進行強通。國醫大師賀普仁8月22日因病辭世,馬淑華惋惜稱這是針灸屆的巨大損失,“賀老有獨到的技藝,博學多才,後人應將他的‘三通’針法繼續傳承發揚。”

  經過研習眾針灸大師的技藝,馬淑華最終形成了自己“平補平瀉”的施針手法,從醫47年,親手服務近一百四十萬病患,涵蓋內、外、婦、兒、皮各科,還專門研究腦血管病,如腦梗塞、腦出血、眩暈、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炎、耳鳴耳聾、失眠、麻木、各種痛症、頸椎病、胃腸疾病、遺尿、帶狀皰疹、痛經、眼病等,廣大患者親切稱她為“馬大姐”。

  針灸適應症之廣令人稱奇

  雖然針灸作為中醫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門類被世界廣泛接受,但事實上,提起針灸,大多數人僅僅將其作為一種疼痛治療的輔助手段。事實上,針灸適應症非常廣泛,就馬淑華的臨床實踐看,對於如失眠、重症肌無力、面癱、股骨頭壞死、乳腺增生、小兒尿床等臨床病症,針灸作為獨立治療手段,效果都非常顯著,

  據馬淑華介紹,在治療失眠方面,針灸有著非常好的療效。她曾經救治過一位失眠患者,該患者去門診的時候已經一週沒有睡過覺了。在針灸門診,馬淑華為他扎上針後,患者在診療床上就睡著了,醫生沒有打擾他,任他睡了整整半天,直到門診結束才叫醒他。還有一位患者,安眠藥最多一次吃到兩片,依舊無法入睡,後發現只有針灸能夠助其入睡,便每晚去醫院扎針,借著針勁回家迅速睡覺。

  除了治療失眠,針灸治療小兒遺尿也非常管用。小兒遺尿在西醫學科中,完全沒有相適應的治療手段,針灸雖有明顯療效,但卻少有人知曉。正像馬淑華所言,現在的年輕家長缺乏對中醫的基本了解和信任,導致年輕家長不願意去接受傳統的針灸療法。

  此外,女性痛經、乳腺增生、重症肌無力、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甚至聾啞治療等都是針灸的適應症。

  最令記者感到神奇的則是針刺麻醉。只要在相關穴位扎上針,動手術包括剖腹産、開胸手術這樣的大手術可以完全不使用西醫的麻醉方法,這聽上去簡直不可思議。馬淑華自己曾接受過甲狀腺手術,經過和醫生的協商,術前在基礎麻醉的條件下醫生對她相應穴位施針刺麻醉,在這樣的狀態下,順利完成了手術。

  馬淑華認為,針刺麻醉最大的好處是方便,早期應用於戰地手術,而且這種麻醉方法可以將對體內組織的損傷降到最少,有些手術運用針刺麻醉有助於傷口較好恢復,這是優越于西醫麻醉的地方。“可以説是綠色無害”。

  針灸不能一味標準化

  曾經有學生經過臨床實踐,發現有時候臨床施針的方法和書本上講的不完全一致,於是來請教馬老到底該如何選擇穴位。馬淑華的回答很實在,她説,“考試時按書本寫的答,臨床時按實踐中學的扎。”她舉例説,比如扎環跳穴,書上説,扎到三分之一深處,而馬淑華則扎到二分之一深處,“這裡針感最強,效果更好。”

  “針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個性化特徵明顯的學科,有很多活的東西在裏面。學習針灸都是跟著老師學手法,看老師怎麼選擇穴位、怎麼扎針,多方結合,再開創自己的手法。同時,病人的體質狀態、病情特點各不相同,同樣一種病,針法的輕重緩急也都不一樣,所以,針灸是完全個性化的診療方法,很難搞成統一格式,不能一味地標準化。”馬淑華直言。

  湯藥需要熬製,藥材的炮製也相對比較複雜,而且口感各異,藥效易受天氣節氣等外因影響。而針灸治療十分方便簡捷,受外界因素局限較小,而且無毒無害。針藥二者特點不一,優勢各異,有時需要針藥相輔以達到最佳療效。除了與中藥相結合,針灸還可以與西醫結合治療。

  馬淑華曾在中醫院腦血管病病房做過幾年住院大夫。從實際效果看,治療這類病症,中西醫結合療效會快很多。同仁醫院曾有一段時間病房裝修,病人全部轉移至北京中醫醫院住院部。當時,兩院嘗試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對一些急症病人救治。比如對一些腦梗後的偏癱病人,西醫手術急救之後,立即配合針灸、湯藥等中醫手段進行術後治療,患者的康復效果明顯好不少。合作了一段時間後,同仁醫院方面表示,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相比原先只用西醫手段治療,效果的確有了明顯提升。

  中西醫結合對一些腫瘤病人手術後的化療也有很大幫助,配合針灸、湯藥等中醫手段進行術後治療,能大大減少病人的化療反應。馬老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手段日益豐富,除了輸液+針灸+湯藥,連足浴都加入了綜合康復治療,效果很好。

  “中醫循症,西醫循病,兩者結合,大有可為,這方面還有很大空間值得探索,針灸在其中也必將發揮更大作用。”馬淑華很有信心地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