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強勁 東道國稅收就業受益

  • 發佈時間:2015-11-18 09:04: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自去年境外投資總量首次超過引資後,今年依然保持了兩位數較高增長。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日前介紹,今年1月-10月,中國境內投資者累計實現對外投資58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3%。專家指出,中國對外投資增長不僅有利於本國經濟結構調整,也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未來世界對中國投資的需求仍將保持上升趨勢。

  “走出去”條件已成熟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強,外匯儲備增加,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強勁。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認為,中國目前已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在成長為最有影響力的大國。中國企業大規模“走出去”的條件已經成熟。

  2014年,中國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今年前10個月,對外投資趨勢依然向好。據商務部統計,1至10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2個國家地區的5553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對外投資5892億元人民幣。10月當月直接投資4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3%。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前10月,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項目總體規模不斷放大。1月至10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在1億美元以上的項目307個,較上年增加39個,累計合同額1083億美元。

  令人關注的是,前10月我國對境外製造業投資、特別是對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迅猛。據統計,1月至10月,我國企業流向製造業的投資99.4億美元,同比增長82.8%;流向裝備製造業44.87億美元,同比增長120.7%。

  東道國稅收就業受益

  中國不斷增長的對外投資彌補了一些國家資本短缺的不足。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專家何茂春指出,中國可以通過一些渠道提供一定的資金擔保和商業貸款,幫助其中一些國家解決資金困難問題,恢複國內産業活力,這樣就可以在互惠互利中,加快中國裝備走出去的速度。

  中國投資還繁榮了當地經濟,提高了東道國的稅收和就業。比如,中國通過海外工程承包等方式參與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為非洲等地區的工業化進程提供了支援。另據統計,2014年境外企業向投資所在國繳納的各種稅金總額達191.5億美元,雇傭外方員工83.3萬人。

  特別是近兩年來,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建立亞投行、絲路基金。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20億美元,同比增長66%。

  專家指出,這些國際經濟合作新平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將通過支援相關基礎設施投資帶動當地經濟增長,為歐亞國家乃至世界各經濟體帶來新的動力,受到大家的廣泛響應和支援。

  謹防“水土不服”風險

  雖然當前中國對外投資規模快速增長,政策支援有力,但企業“走出去”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中國企業因水土不服面臨投資失敗的風險不時出現。

  專家提醒,未來企業“走出去”要穩步發展,防範風險。就外在環境而言,中國企業一方面要面臨經營、財務、匯率等市場風險;另一方面還可能會遭遇文化差異、政策法律、勞工環境、政局動蕩、自然災害等非市場風險。就自身而言,一些企業缺乏海外投資戰略方面的經驗,對國際投資遊戲規則不熟悉。

  在“走出去”過程中,中國企業不僅要對可能遇到的困難做好準備,還要強身健體,增加抗風險能力。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原司長孫魯軍建議,一是建立清晰的戰略規劃和目標,並構建科學民主和高效的決策機制;二是做好投資項目前期的市場盡職調查和投後管理,切實對自身海外投資的經營和風險負責;三是提升企業投資並購後續的資金融通能力;四是重視並購後的跨國管理和文化融合;五是加快培育既通曉國際規則,又熟悉經營管理的國際化投資和經營管理人才隊伍。

  “要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走出去’問題,除了企業自身的‘強身健體’外,關鍵還是要堅持改革和市場化的取向,進一步理順境外投資管理體制,厘清政府管理邊界,減少政府干預,取消行政審批,真正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最大程度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同時,金融機構要積極創新,提升跨境金融服務的能力,促進企業更好更快地‘走出去’發展壯大。”孫魯軍認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